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预约

2023考研政治复习知识点:分析题五种设问方式 小白考研政治选择题考点大全解

2022-12-24 11:28:49 来源:天任考研  

2023考研政治复习知识点:分析题五种设问方式 小白考研政治选择题考点大全解

  很多考生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认为政治相比其它科目来说难度更大。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政治复习知识点:分析题五种设问方式”,希望能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准备政治科目。大家一定要相信,无论是学习哪一科目都是需要找对方法的。


  2023考研政治复习知识点:分析题五种设问方式

  【一、“意义”类设问】

  【特点简析】:“意义”类设问往往以“意义”、“作用”、“影响”等词语为题眼,要求考生对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所采取的措施或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所具有的作用或所产生的影响作出具体分析。此类设问的指向都比较明确,就是要求考生分析“意义”,所以审题的难度相对较小。但具体答题过程中要用到什么知识,或要从什么角度来分析意义,在设问中往往是没有明确说明的,要求考生能够进行综合分析,所以对考生的分析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思路点拨】:解答“意义”类设问,关键在于找到答题的切入点。一般可考虑如下四个切入点:

  一是根据主体分析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政治考试常见的主体有国家、人民、人民代表、公民、消费者、经营者、企业、国家、劳动者等。另外,有时我们还可把主体扩大,如有些题目中可考虑对“农民”的意义、对“农业”的意义、对“农村”的意义、对“产业结构”的意义、对“国民经济”的意义等。总之,考虑意义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对“谁”有意义。

  二是寻找角度分析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如“简要说明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一题,我们可从科技本身的角度、农民的角度、农业的角度、农村的角度等来分析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

  三是确定范围分析意义。在答“意义”类设问时,一般可考虑两个范围,一是知识范围,即把问题分解成“经济意义”有哪些、“政治意义”有哪些、“文化意义”有哪些等小问题来分析;二是区域范围,即考虑对“地区”有何意义、对“世界”有何意义。当然,很多题目是两种范围要结合在一起分析。

  四是回归教材(教材主要指两类:第一,根据当年考试大纲编写的各类对知识点讲解的基础类教材;第二,根据当年考试大纲编写的各类总结性讲义。以下同)分析意义。即把设问与教材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

  【失误提示】:“意义”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往往只抓住一个切入点进行分析,极易导致漏答。其实,在具体设问当中,并不一定是一个问题一个切入点的,而是在一个设问中蕴含着多个切入点,需要我们考虑,不要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二、“体现”类设问】

  【特点简析】:“体现”类设问往往以“体现”、“反映”、“蕴含”等词语为题眼。其设问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是“材料是如何体现……道理的”,二是“材料体现了哪些道理”。第一种设问模式的指向比较单一,在设问中明确了所要“体现”的知识;而第二种设问模式的指向相对比较开放,一般有“哪些”两字出现。“体现”类设问实现了背景材料和基础知识的有机结合,既能考查考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要求考生能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思路点拨】:“体现”类设问的解题,关键有三点:

  一是明确知识。即要明确设问中所体现的知识到底有哪些,要做到微观上准确到位,宏观上整体把握。“材料是如何体现……道理的”这类设问,易于从微观上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把握;而“材料体现了哪些道理”类设问更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宏观把握。在答此类问题时可先把相关知识在草稿纸上作出简要罗列。

  三是比较分析。对先前所罗列的知识与材料的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弄清材料体现了哪些知识,或哪些知识在材料中得到了体现,找到一一对应关系。

  在上面三点的基础上,再把有对应关系的知识点和材料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组织成答案

  【失误提示】:“体现”类设问在解题过程中,由于考生对所要求的知识不够明确,或者由于对材料的分析不够,容易导致漏答。另外,此类问题在答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知识归知识、材料归材料,知识和材料没有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形成“两张皮”的现象,易造成不必要的失分,需引起重视。

  【三、“措施”类设问】

  【特点简析】:“措施”类设问一般以“措施”、“建议”、“要求”、“做”、“如何”等字、词为题眼,要求学生对有关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措施”类设问能直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此类设问又是灵活多样的,从设问的方式看,既可以是直接的,即让学生直接提出有关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对策,也可以是间接的,即让学生给有关主体(如党、国家、企业、消费者等)针对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从考查的知识看,既可以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的课外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思路点拨】:“措施”类设问的解答,可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当然,合适的角度对解此类题目是至关重要的,以下三个角度是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

  一是联系教材寻答案。我们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便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所以在解答“措施”类题目时首先要做的便是联系教材,看看教材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二是联系材料寻答案。在答题过程中要看看材料给解答这个问题提供了哪些有用的信息,如材料中有没有反映出什么问题,如有,就可对症下药提出措施;再如材料中有没有成功的做法,如有,也可资借鉴,提出措施,等等。

  三是落实主体寻答案。在答题过程中可考虑不同的主体在解决某一问题中负有怎样的责任,该作出怎样的努力。

  【失误提示】“措施”类设问在解题过程中,联系教材的内容学生会答得好一些,但要求学生联系材料分析的答案或落实主体分析的答案则会相对答得较差一些。这既有能力方面的原因,但更有习惯方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练习考试中要强化自己联系材料和寻找主体的意识和习惯,而不要遇到题目,不假思索,拿来就写,这是非常有害的。

  【四、“启示”类设问】

  【特点简析】:“启示”类设问基本上都以“启示”一词为题眼,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有关信息分析出有关借鉴意义,即启示。另外,也有个别题目没有“启示”一词,而代之以“应该”一词,如“材料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但其实还是属于“启示”类设问。此类设问的基本模式是两种,一种是“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另一种是“指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做”。但不管是哪一种模式,都要求学生能很好的阅读材料,从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并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出相关信息背后的意义来,因此对学生有较高的能力要求。

  【思路点拨】:“启示”类设问的解题关键有两点:

  一是分析材料,明确材料中的做法。对材料要分析,特别要是分析状态和措施两个层次。从状态的角度看,要分析材料反映的问题是什么,或意义有哪些,然后从问题产生的原因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之处总结经验,从而得出“启示”。从措施的角度看,要分析材料中成功的做法有哪些,不成功的做法又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启示我们可以或应该这样做,不成功的做法则启示我们不应该或不可以这样做。这就是对我们的启示。

  二是回归教材,找到知识的对应点。在上述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再回归教材,把分析得出的结论与教材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对应起来,即弄清材料对我们的启示——“应该怎样做”或“不应该怎样做”,在教材上的内容到底是哪些,然后把材料与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即可。

  【失误提示】:“启示”类设问在解答过程中,学生极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脱离材料,只是简单地罗列教材知识,这是不符合设问要求的。一定要注意是从材料中得出启示。二是原理与方法论的相脱离,要么只写原理性的知识,要么只写方法论的内容。对于现状的分析,直接找到的往往是原理性的内容,我们在答题过程中不应忽略其方法论要求;对于措施的分析,虽然直接找到的往往是方法论的内容,但在答题过程中也应指出有关方法论的原理依据。

  【五、“原因”类设问】

  【特点简析】:“原因”类设问一般都以“原因”、“为什么”、“为何”、“依据”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由于问题或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某种措施或对策的出台也往往是多个主体参与的结果,而且无论是问题、现象还是措施、对策,其造成的影响(积极或消极)也往往是多方面的,因此,“原因”类设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学生普遍感觉到难以找到有效的、相对比较“管用”分析方法,因而此类问题的得分率总是很难得到保证。

  【思路点拨】:“原因”类设问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注意分析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常用的分析角度主要有以下四个:

  一是联系教材分析原因。我们看到一个“原因”类设问,第一个应该想到的问题就是教材上关于这个问题具体有哪些内容?联系教材是分析原因的最基本的角度,很多问题通过联系教材内容就能够得到解决的。

  二是联系材料分析原因。材料中往往蕴含着解决“原因”类设问的有关信息,如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材料体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均可作为我们分析原因的依据,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应对材料加以充分重视。

  三是联系主体分析原因。一个“原因”类设问一定牵涉到一定的主体,而特定的主体肯定享有一定的权利和负有一定的义务、具有一定的职责。在具体的题目中,象党的性质和地位、国家机构的性质和组织活动原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消费者的权益、经营者的素质、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等等,经常作为一些“原因”类设问的答案出现的。

  四是联系地位分析原因。某个问题的地位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它的态度,所以,地位往往也是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方案的重要原因。因而我们在解答“原因”类设问时,可以从地位的角度来分析原因,具体到题目中,一般表现为诸如必要性、必然性、可能性、重要性等。

  【失误提示】:学生在解答“原因”类设问时,很容易出现单打一的问题,联系教材分析时脑子里只有课本知识了,联系材料分析时脑子里只有材料内容了,联系主体分析时又只有几个不同的主体了,而联系地位分析时又只剩下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了。而现在不少题目往往需要学生从多个角度综合进行分析。所以在答题过程中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分析,哪怕分析得再好,得分也是往往要打折扣的。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3考研政治复习知识点:分析题五种设问方式”的相关内容,希望为大家准备考研政治科目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更多考研信息,敬请关注天任考研频道。

热门好课推荐

MORE

2025考研英语无忧班

时长:468课时


  • 刘晓艳

  • 张超

3000元
已报501人

2025考研数学无忧班

时长:604课时


  • 李永乐

  • 宋浩

4000元
已报198人

2025考研政治无忧班

时长:225.5课时


  • 孔昱力

2000元
已报337人

2025考研管综无忧班

时长:440h


  • 吕建刚

3980元
已报1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