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医学、农林牧、食品、环境等科学的重要基础。要求考生对微生物学发展史、应用史,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分类,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微生物的代谢及调控,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微生物的生态与微生物资源,微生物的感染与免疫等知识结构体系和重点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熟悉微生物在生命科学研究、工业、农业、医学、食品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应用。
第一章 绪论
1.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和重要代表人物。
第二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与显微技术
1. 无菌技术
2. 纯种分离技术。
3. 选择培养
4. 微生物的保藏技术。
5. 显微镜的种类和原理。
6. 微生物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结构
第三章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 原核生物的一般结构与特殊结构。
2. 比较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细胞壁,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3. 芽孢、糖被、鞭毛
4. 真核细胞的结构、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5. 放线菌(链霉菌属)、蓝细菌、光合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生长特性
6. 酵母菌的形态大小、细胞结构、主要繁殖方式以及培养特征
7. 霉菌的形态、细胞结构、繁殖方式和培养特征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
1.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2. 微生物的营养物,包括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速效/迟效碳源。
3.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的特点及代表微生物。
4. 培养基的概念、培养基制备的基本原则;培养基的种类及其应用,加富培养基与选择培养基。
5. 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
6. 未可培养微生物定义及培养方式。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1. 微生物代谢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2. 产能代谢:糖酵解、EMP途径、三羧酸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3. 呼吸作用,电子传递系统中的氧化还原酶,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
4. 耗能代谢:卡尔文循环,脂类的合成,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
5.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包括酶活性的调节和分支合成途径的调节。
6.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1. 微生物生长 微生物个体生长方式;微生物的群体生长的规律;连续培养。
2. 微生物生长的研究方法。纯培养;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包括好氧培养和厌氧培养)。
3.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重量法、浊度法等常用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4.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pH、氧和辐射等对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影响。。
5. 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第七章 病毒
1. 病毒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
2. 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分离纯化以及测定。
3. 毒粒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壳体结构,包膜。
4. 病毒的复制周期。
5. 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干扰缺损颗粒,卫星病毒,溶源性。
6. 亚病毒因子,卫星病毒,朊病毒。
7. 重要的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SARS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类病毒。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1.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遗传、变异的概念;证明遗传物质是核酸的三个经典实验: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和病毒的拆开与重组实验。
2. 微生物的基因组:大肠杆菌,啤酒酵母,甲烷球菌。
3. 质粒和转座因子,质粒三型,致育因子,质粒不亲和性,转座因子的类型和分子结构。
4. 微生物的突变及修复 突变的类型;基因突变的规律;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的发生。
5.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 细菌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转化、接合、转导的机制和过程。
6. 真核微生物的遗传学特性,啤酒酵母。
7. 微生物育种,诱变育种的步骤和营养缺陷型的筛选过程,原生质体融合。
第九章 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1. 操纵子的转录调控,负控诱导系统,负控阻遏系统,正控诱导系统。
2. 分解代谢物阻遏调控。
3. 细菌的应急反应。
4. 通过σ因子更换的调控。
5. 信号转导和二组分调节系统。
6. λ噬菌体溶源化和裂解途径的转录调控。
7. 转录后调控。
第十章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1. 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
2. 基因的分离、合成和定位诱变,基因文库,cDNA文库。
3. 克隆载体要求和5大类克隆载体的特点。
4. 基因工程工具酶。
5. 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体外连接,导入,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6. 外源基因在细菌中的表达,表达载体,融合表达,非融合表达,分泌表达,包涵体。
7. 典型基因工程药物。
第十一章 微生物的生态
1.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极端微生物。
3.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互生、共生、拮抗和寄生的概念和典型实例。
4.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生物降解,生物修复,微生物与污水处理;微生物与环境监测。
第十二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
1、 进化的测量指征,生物进化的指征,rRNA与系统发育树。
2、 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Bergey’s 手册。
3、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包括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核酸的碱基组成和分子杂交等。
4、 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和自动化分析。
第十三章 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1. 真细菌多样性,主要放线菌类群。
2. 古生菌多样性。
3. 真核微生物多样性,真菌,霉菌,酵母。
第十四章 感染与免疫
1. 感染的途径和方式,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
2. 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 生理屏障、细胞因素、体液因素和炎症。
3. 宿主的特异性免疫 免疫系统,抗原和抗体,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克隆选择与免疫耐受性。
4. 抗感染免疫。
5. 免疫病理,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移植免疫,免疫缺陷,肿瘤免疫。
6. 免疫学的实际应用。
第十五章 微生物生物技术
1. 发酵菌种的要求和来源。
2. 大规模发酵,好氧发酵,厌氧发酵,发酵的逐级放大。
3. 微生物工业发酵,连续发酵,细胞固定化,固态发酵,混合培养物发酵。
4. 微生物工业的主要产品,啤酒,抗生素,生物制品,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微生物农药,微生物肥料。
5. 微生物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