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遇到习得性无助怎么办?
不知同学们是否有过这种体会:感觉做什么事都无法成功,仿佛掉在失败的深渊里,无法逃脱,因而终日消沉,不断否定自己。如果有的话,说明你很有可能体会的就是习得性无助的感觉。
“习得性无助”指的是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这个概念是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artin E.P.Seligma(1942-)先后与J.Bruce Overmier、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Steven F.Maier在1967年的动物实验中首次提出。
实验过程
将一条狗放在笼子里面,内有安装蜂鸣器以及电击设备,在实验中,只要蜂鸣器一响,就开始对狗狗进行电击。
刚开始,狗狗被电击时还会反抗,吠叫、咬东西,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狗狗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反抗这样的折磨,到后来,只会不断哀嚎,有时还会做出臣服性的动作。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在实验的最后,当蜂鸣器响起时,哪怕笼子门被打开,狗狗还是不敢乱动,只是窝在原地瑟瑟发抖,哪怕遭到电击也不会试图逃跑。
逃生的通道已经打开,狗狗明明有机会逃走,可是它却选择留在原地等待电击,给人一种自愿受罚的感觉。不仅如此,他连原本遭受电击后,到处乱跑试图躲避、臣服求饶的表现也消失了。
实验人员将狗狗的这种反应,叫做"习得性无助效应",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心理学学者发现,其实在人类身上,这样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人的症状
习得无助感最常见的描述是:一个人消极地面对生活情况,经常没有意志力去战胜困境,而且相当依赖别人的意见和帮助。成因不单是生活情况的改变,或是特殊的生活体验,服用药物有时也会造成这种心理困境。
在诸多造成习得无助感的成因当中,最显而易见、可预测的是大环境的改变,如战争、饥荒、旱灾都会造成一个人出现习得无助感。例如心理学家曾研究二次大战犹太人大屠杀时的集中营幸存者,发现他们开始拒绝关心和鼓励自己。现代社会中容易造成习得无助感的环境则有:精神病院、孤儿院或是安宁疗养机构。当人类得到习得无助感时,该怎样自救呢?
解决途径
习得性无助的成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长期的不恰当归因。归因是教育学考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归因理论有很多,其中韦纳的归因理论是经常考到的。韦纳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与外部、稳定与不稳定、可控与不可控。
当学生认为造成他学业、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时候,就容易感到内疚、沮丧和自卑,认为无论尽多大努力,都将难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降低学习动机,不愿做尝试性努力,得过且过的心灵偏差。
所以要想摆脱这种现象,首先要审视一下自己以往是否总是把失败归因到自身,这种归因是否合理。如果自己办不到可以多听听朋友和长辈们的意见,不要自己一个人默默自责。
也可以从小事做起,把成功归因到自己的努力上,久而久之自信心就建立起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