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报辅导班的好处有很多,主要包括有这些:1.有老师领路;2.合理规划复习;3.提供专业学习材料;4.答疑解惑。如果想具体了解考研报辅导班的好处有哪些,那不妨接着往下看吧!
下面从几个方面向大家展示一下天任寄宿考研培训、集训营、自习班的情况:
1、学习方面:学习环境上我们配有敞亮美好的教室,每个教室都配有空调,每位学生配有独立桌椅,每个桌椅旁边就有固定插排,有区域无线网覆盖,教室按照文理分班等;学习进程上面配有不同的班次比如高三自习班/刷题答疑班/精讲班/寄宿一对一,每个班次的区别详情咨询本人或留言哦~
2、住宿方面:标准的六人间,每位同学配有相应桌椅和衣柜,每个宿舍都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专用洗衣机和洗漱台,厕所还有供暖系统,还有宿舍老师24小时值班!
3、价位方面:九月份之前都会在原价位基础上优惠2000元并送复试自习班,并且入住时间越长费用相对越高;但是报名越早优惠力度就越大!了解详情联系我吧!
加微信详细咨询!
4、管理方面:(1)统一作息时间、刷卡进入教学区,班主任上课点名、统计出勤率;
(2)自习室电子设备统一管理,严禁大声喧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按专业分班,固定班级,专属座位,空调直饮机等公共设备完善;
(4)班级学习氛围浓厚、量化积分奖励、模考测评奖励;
(5)定期组织班会、校内学生活动,专业心理疏导;
(6)半封闭式管理、外出需请假(严格控制)、辅导员24小时值班全程维护;
“双一流”名单出炉 校长们怎么看
编者按: 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对外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计划成为很多高校密切关心的问题。今日,教育部正式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包括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见文末)在“双一流”名单正式公布之前,各有关高校其实就已经拿出了建设“双一流”的计划。日前,《知识分子·教育观察》栏目主持人,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曾以双一流与高校建设为主题,采访了一些高校的校长,以下为部分采访内容节选。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985”“211”工程功大于过,“双一流”建设工程目标更为明确。不扎根中国,世界一流是没有意义的。 陈志文:在“双一流”建设之前还有“985”、“211”工程,有一些争议,您怎么看待这两项工程的? 胡海岩:我认为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国家作出决定,重点来建设一批高校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回想“985”,尤其是“211”实施之前,中国的高校当时所处的环境是非常之悲惨。你要在20年前回望当时高等教育发展的局面,如果再不实施像“985”“211”这样的工程去重点支持一批学校,然后引起社会的关注,吸引更多资金来加强高等教育建设,那中国高等教育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所以,我绝对是一个支持者。当然,由于它只建设了很少的一部分学科和一部分学校,大部分学校没有受益,所以我想反对的声音可能会很强。甚至如果投票的话,投反对票的人可能都会超过半数。但是,我想不仅仅是这仅有的学校受益了,它也对其他学校起了带动作用。另外,它对于确保我们国家完成当时所确定的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这个目标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让我体会“双一流”建设工程和“985”“211”工程不同之处的话,我认为其目标定位更加明确了,因为当年的“985”“211”只是比较笼统的讲要如何提升水平。但是,现在“双一流”建设工程都是有具体的时间表的,包括什么时候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也就是说,不再像当年是一句口号了,当年如果说是在20年前,让中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大家肯定要笑,现在肯定不是口号了。对北京理工大学来讲的话,就是说每一个时间结点的任务目标,我们都是经过认真研究,认为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对我们来讲,我想可能最常用的那句话还是叫做“扎根中国、世界一流”。如果没有扎根中国,世界一流便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不久前,我也在一个论坛上发表了我的观点,就是说要用三把尺子来度量“双一流”——一把尺子是叫高等教育的规律,一把尺子是人民的满意,还一把尺子就是说大学作为一个师生的共同体,它追求的是学术。 陈志文:“双一流”工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师资人才建设,各校也爆发了人才大战。在人才引进与建设上,你们是如何考虑的? 胡海岩:这件事情既有长远的考虑,又有现实的考虑。如果从长远考虑的话,我认为一流大学应该培养出很多的一流人才,她不用太着急去抢,可以用培养出的一流人才跟别的大学去交换。因为我自己也感受到,你自己培养的人才如果不到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历练一下的话,他的视野是不够宽广的。但从现实考虑的话,现在我们毕竟和世界一流大学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大家就千方百计要从世界名校引进人才,不管是华裔的还是外籍的,只要是我们都想要,就想有一个快速提升。对这种做法我肯定是不会反对的,但是我同时又经常跟我们很多同事谈我的观点——要立足于长远,立足于自己怎么能够培养出人才来。如果你太追求这样的短期效益,那就和教育规律是相悖的。所以,我校近年来引进的人才也有很多就是我们的毕业生,他们到海外去读博士,然后又工作一段时间再回来,他有北京理工大学的基因,经过在其他名校的开拓视野、提升能力以后再回来,更加适合于我们这片土壤。
推荐栏目:考研辅导班 考研自习室推荐 封闭考研集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