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5考研艺术类音乐学知识点回顾:古典主义时期的交响曲”相关内容,为艺术学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音乐学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常识栏目。
25考研艺术类音乐学知识点回顾:古典主义时期的交响曲
古典主义时期的交响曲
交响曲(Symphon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Symphonia”,原意为“声音一起响”,在十七八世纪所指的交响曲为“快—慢—快”三段的歌剧序曲。18世纪中后期,随着定期音乐会的日益流行,乐队的组织也日益庞大和改善,不少作曲家都积极从事大型器乐的创作,这样,序曲性质的交响曲逐渐脱离歌剧,发展成独立的器乐体裁。古典交响曲通常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的奏鸣曲式;第二乐章,稍慢或慢板的抒情风格的三部曲式或变奏曲式;第三乐章,快板或稍快的小步舞曲(贝多芬后改为谐谑曲);第四乐章,快板或急板的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奏鸣回旋曲式或变奏曲式。
海顿晚期的创作标志了古典交响曲形成的成熟。因此海顿被称为“交响曲之父”。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5考研艺术类音乐学知识点回顾:古典主义时期的交响曲”,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