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历史学知识盘点:刘秀与东汉初期政治”相关内容,为历史学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历史学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常识栏目。
24考研历史学知识盘点:刘秀与东汉初期政治
1、光武中兴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以后,以“柔道”治天下,学习刘邦一切从简的做法,巩固统治,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史称“光武中兴”。
2、加强东汉统治的制度和措施
(1)政治方面
防范功臣、宗室诸王及外戚专权,“退功臣,进文吏”,大多数功臣享受待遇却不参与政治。如伏波将军马援因身为外戚而不得列入云台28将功臣图像之内。
扩大尚书台的权力。扩大西汉成帝开始设置的尚书四曹为尚书台,置尚书令、尚书仆射,下设尚书6人,称为六曹,分掌行政、人事、司法、外交等事宜。尚书台遂从秦代主管殿中传达诏令的少府属下的卑小官职,逐渐演变成为“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的朝廷中枢机构,朝廷和地方的诸般政务完全尚书台,后总揽于皇帝。
加强监察。加强州部刺史以及司隶校尉的监察职能。西汉刺史奏事须经三公审核按验,再转给皇帝裁决,东汉则刺史权力增大,并直接奏事于皇帝,而不再经过三公(尚书台的设置和刺史制度的改革,遂使三公行政权限大为缩小,实际变成名义职位)。东汉司隶校尉系京畿地区的军政长官,它不仅掌管京城洛阳及其附近三河、弘农和三辅地区的军政大权外,还可纠察三公以外公卿大臣,甚至在廷议中的位置也尊处九卿之上。
加强军权,废内地郡国都尉,集军权于中央。建武六年(公元30年)罢除郡国都尉官,废除都试制度。次年,又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全国武备与对外征讨,由京师卫军担当。这时卫军除卫尉所统卫士外,虎贲、羽林、五营校尉兵均为父子相袭的世袭兵,已不同于西汉轮番宿卫制。这些方面的变化表明,在军制上亦反映出皇帝集权的强化,同时也标志着秦、西汉以来的征兵制,已开始走向解体。此外,裁减合并地方官衙,计有郡国10所,县邑道侯国400余所。
(2)经济方面
释放奴隶和囚徒。安置流民。精兵简政,组织军队屯田。
实行度田。建武十五年下诏州郡“度田”,即清丈土地数量,核实户口数字。其背景是东汉初年豪强隐瞒土地和依附农民,偷漏国家田租赋税,造成垦田和户口不实。其目的是增加政府收入,进一步限制豪强土地和依附人口数量。其结果是由于地方官吏与豪强贵戚勾结,弄虚作假,将赋役负担向贫苦农民身上转移,以致大姓兵长处处并起,武装抗拒清查。刘秀被迫让步,安抚和镇压结合,停止度田。度田失败反映了豪强权势下东汉政权的软弱无力。
3、地主庄园
(1)所有者:其核心是功臣集团和刘氏皇族、外戚。
(2)特点:聚族而居、自给自足综合经营、劳动者的人身依附性特别强、向武装化、堡垒化发展。
(3)影响:庄园内部阶级关系相对缓和,能相对有效的组织生产,但宗族、徒附和奴隶所创造的财富多为豪强地主所攫取,国家愈加贫弱,政治愈发不稳定。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历史学知识盘点:刘秀与东汉初期政治”,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