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专业代码:082302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强调自动化与控制领域先进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能力,但不忽略基础理论的培养。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在控制与信息工程、自动化工程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和适应能力、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级人才。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本学科属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的一个二级学科。1987年和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国内该学科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本学科主要依托本院自动控制工程系和信息与通信工程系,依托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及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具有运输自动化与通信铁道部重点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级认证的国家级水平电磁兼容实验室和一批运输自动化、控制及通信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作为研究生指导教师,为研究生提供了极好的实验条件和研究环境。
本学科研究领域主要以轨道交通自动化控制为核心,在确保载运工具(以陆路交通为主)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实现高速、重载、高密度的运行,是控制、通信、计算机、微电子、信息等技术的在交通领域中的交叉集成应用。出于扩大学生专业面和控制专业的通用性的考虑,培养方案中除保留铁路特色外,扩充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培养内容。本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
以交通工程理论及自动化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通信、计算机、控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技术,重点研究高速铁路列车运行系统的控制技术、系统设计及实现技术,保证高速铁路交通安全、节能及高效。
研究内容:高速铁路的控制理论、方法及技术;高速列车自动化调度指挥系统设计及实现技术;高速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ATC)设计及实现技术等;
2.基于通信列车运行控制
以轨道交通工程理论及自动化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通信、计算机、控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技术,重点研究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运行系统的控制技术、系统设计及实现技术。
研究内容: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理论、方法及技术;基于通信技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技术等。
3.轨道交通安全理论与方法
以系统可靠性理论及安全分析理论为基础,结合最新的可靠性及安全分析方法、技术及工具,研究运行控制系统的建模、验证、分析及设计,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研究内容: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的安全分析理论及方法;冗余、容错纠错技术;基于形式化语言的系统建模及验证技术;系统可靠性及安全性分析技术;安全苛求系统的设计、仿真、测试、验证及评估技术;
4.轨道交通节能优化控制
以最优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轨道交通节能需求及系统特点,研究现代轨道交通复杂对象及多目标的节能优化控制方法及技术,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
研究内容:分层递阶智能控制系统理论及方法;学习控制和自学习控制理论及方法;模糊逻辑及神经网络理论及方法;列车智能控制技术;基于知识的专家控制技术等。
5.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处理
结合最新的信息感知特征提取技术、故障模式识别与分类决策技术以及容错控制技术,研究适用于交通控制系统设备特点和发展需要的信息状态智能感知及处理技术,实现系统信息的智能感知、识别、传输、处理、决策和控制等一体化过程,提高感知及处理水平,增加系统安全性。
研究内容:列车控制数据采集与特征表达技术;信息智能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状态预测控制技术;基于物联网的网络集成故障诊断系统。
6.交通智能控制技术
以系统工程,交通工程理论为基础,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安全技术,研究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信息化、智能化、安全、高速、准确的先进交通系统,提高运输效率,增加安全,减少污染。
研究内容:智能车辆定位导航技术;安全驾驶辅助系统;交通控制管理的优化;旅客信息向导系统等。
7.系统建模仿真测试技术
以系统建模仿真理论为基础,结合最新的基于计算机、通信的建模仿真测试技术,研究建模、仿真、测试方法技术及应用一体化集成的仿真测试技术及系统。
研究内容: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测试方法;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测试技术;智能交通系统仿真方法及技术;列车运行自动化调度指挥和管理系统。
8、高速铁路系统电磁兼容技术
以电磁兼容的基本理论及有关各种标准的基本理论分析为基础,研究高速铁路系统的电磁兼容、电子电气系统抗电磁干扰性能、电波传播、电磁环境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研究内容:高速铁路控制系统抗干扰性能;高速铁路控制系统电磁环境影响等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硕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根据研究方向的需要,继续学习一些课程,在拓宽基础、加深专业、掌握学科发展前沿的基础上学会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在研究生入学之后的第一学期,研究生导师在与研究生本人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论文选题、文献检索、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参加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及实践等环节的要求和进度做出安排。导师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研究生的学习工作情况,对于研究生在学习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讨论加以解决。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为主导思想,将理论学习、科研工作、社会实践和交往等各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表达、写作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学习年限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5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课程教学一学年分成四个时间段安排,每学期分为上半学期与下半学期,其中课程学习在0.75学年时间内完成,剩下的时间主要进行学位论文课题的调研、选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和论文答辩等工作。
硕士生第二学期根据硕博连读的条件可以提出硕博连读的申请,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实现学分制,应修最低学分为28学分,其中学位课17学分,非学位课11学分。学位课中公共课5分,基础课4学分,专业基础课4学分,专业课4分;非学位课中必修环节3分,任选课8学分。任选课中专业选修不少于4分。课程学习一般应在0.75学年时间内完成。
说明:对于非本专业入学的硕士研究生,需要补学导师指定的本专业本科生主干课程。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进行科学研究并撰写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综合衡量硕士生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阶段的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等工作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其所用时间不少于1年。论文的内容应充分体现硕士研究生的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度的创新能力。
1. 论文工作计划及选题报告
论文选题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要密切结合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及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选题报告应包括三部分: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2)前人已做过的工作、自己准备开展的工作及预期的研究成果综述;3)研究进度安排。论文工作计划及选题报告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初进行。考核小组据此对研究生选题的科学性进行讨论,指出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帮助研究生合理优化科学研究及论文内容,同时还要对其综合能力做出评价。
2. 论文答辩等环节和要求。
硕士生一般要用1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研究生在读期间,鼓励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具体要求参见学院研究生管理文件。
论文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理论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应该反映出研究生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学位论文答辩应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理论与技术上的正确性和先进性。只有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完成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各环节工作且成绩合格的学生,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由2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位(或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所组成。
六、其他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着眼于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研究生期间的培养,使研究生完成学业并撰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同时不仅要具有本门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熟练运用计算机这一工具的能力,而且还要积极参加文化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参加文艺、体育比赛等。同时,学生自己还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社会公德方面的修养,加强社会交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应付突发事件能力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