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基础医学基本信息、考研专业介绍、学校分布与名单
1、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基础医学
专业代码:100100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基础医学
哪些学校好考,哪些学校分数线更低?
提升你的上岸率,可能只在于选择!
尽在【智能择校小程序】
2、专业介绍
皖南医学院基础医学学科建于1958年,对我校乃至皖南地区的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自学科建立以来,涌现出了一批教育工作者,如人体解剖学教授江家元、组织胚胎学教授齐易祥、病理生理学教授文尚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授吴敏毓、病理解剖学教授林鸿民等,在他们的辛勤耕耘与带领下,我校于1981年成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8年、2000年、2006年先后获批法医学、病原生物学和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人才,如中科院肿瘤研究所的王明荣教授(博导,杰青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徐晨教授等。
本学位点秉承老一辈学者的优良学风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各研究方向与学科内涵密切相关,继续发扬老一辈学者研究的特色,结合现代研究技术、科学进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发展为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相对稳定的5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发展潜力大,部分学科在国内相关领域达到先进水平。
请查阅中山大学相关招生院系的网页。
专业介绍
100100基础医学(一级学科):
深圳大学基础医学硕士点依托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本学科学术队伍包括教授34人,副教授19人,讲师及助理教授61人,其中特聘教授13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杰青4人,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获得者4人,国家优青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近3年获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70项,主持包括国自然基金7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及子课题3项、国自然重点与国际合作项目3项、重点重大项目6项、优青项目1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1.19亿元;以深大为第一署名或责任作者单位发表SCI/SSCI收录论文3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深圳大学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分为六个学科群,涵盖了几乎所有传统基础医学的二级学科。现拥有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医学合成生物学应用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省基因组稳定性与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组织器官区域免疫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标准化过敏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系统衰老与主动健康重点实验室、深圳市代谢与心血管稳态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抗衰老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新型天然保健品研究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细胞质量检测评价公共服务平台、深圳市骨科疾病再生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市过敏反应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市肿瘤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国际肿瘤中心、深圳大学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深圳大学等多个重点研究平台。
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本学科立足医学国际前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凝炼研究方向,形成了如下特色与优势:
1)医学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该学科共有教授及副教授8人,包括许兴智教授(国内DNA损伤修复领域核心召集人)、楼慧强教授、魏朝亮教授、郑多教授、周光前教授、乐志操教授、栾萍主任医师、肖田副教授,致力于基因组不稳定性、肿瘤发生机制与抗癌药物、组织退变与再生以及细胞治疗技术的转化和应用研究,在DNA损伤修复、 肿瘤表观遗传调控、钙通道、线粒体功能方面国际领先。
2)生物化学及分子医学:该学科共有教授及副教授10人,包括朱卫国教授(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科学家、国家杰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刘宝华教授(国家杰青)、王子梅教授、吉坤美教授、SHUNICHI TAKEDA教授、夏立新教授、谷金科教授、刘向宇副教授、巩丽云副教授、李思思副教授,专注于DNA损伤修复与表观遗传修饰、生物大分子稳态、衰老分子机制与干预、尘螨过敏原、肿瘤靶向药物耐药机制等研究,在肿瘤基因组不稳定性与表观遗传调控、衰老分子机制及药物干预方面国际领先。
3)病理、生理及病理生理学:该学科共有教授及副教授17人,包括王晓梅教授、刘杰教授、胡东生教授、翟日洪教授、马晓松教授、金哲教授、白凤教授、应颖教授、刘立忠副教授、林桂淼副教授、吴序栎副教授、张明副教授、张小静副教授、刘文娟副教授,赵滢滢副教授、舒兴盛副教授、潘勇副教授,致力于代谢性疾病及肿瘤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新方法,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及心血管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等研究,具有国际影响力。
4)免疫与病原生物学:该学科共有教授及副教授9人,包括陈心春教授(国家杰青)、杨平常教授、陈玮琳教授(国家优青)、邢少军教授、王雷教授、黄钟教授、李凌云副教授、叶亮副教授、刘雪副教授,致力于研究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肿瘤免疫的基础与转化,感染性疾病(结核病、 流感等)的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调控机制研究,以及病原体、宿主、微生态交互作用与疾病防治。
5)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该学科共有教授及副教授6人,包括裴新海教授 、沙鸥教授、Taewan Kim副教授、蔡飒副教授(组织学与胚胎学)、赵振富副教授、王军副教授(解剖学)。以解剖、组织学与胚胎学等医学形态学为基础,致力于形态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基础和转化医学研究,在基因工程小鼠疾病模型的制备和分析,细胞增殖和分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肿瘤毒理及肿瘤免疫治疗、脂代谢调控与受体蛋白细胞内转运、筋膜学及DNA损伤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6)药理学:该学科共有教授及副教授5人,包括程永现教授(国家杰青),吕德生教授、付利教授、吴海强教授、张素平副教授,致力于抗肿瘤药物靶点和创新药物、抗肿瘤的新颖免疫疗法、中药及天然小分子结构活性和分子作用研究,在本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
报考要求
除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外,其他考生须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基础医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简介
一、学位点基本情况
基础医学是校重点学科,是我校最早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点之一。其中病原生物学方向2004年开始招生,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方向2006年开始招生,病原生物学自2006年起与南方医科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2010年基础医学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五个招生方向:1.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免疫学;3.病原生物学;4.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5.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每年招收研究生25名左右。拥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子基地,我校临床医学学科自2017年起进入ESI排名全球1%,其中基础医学学科团队每年贡献度近50%。
二、学科发展状态
本学位点以“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和广东省“卫生强省”规划目标为导向,依托学校“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优势,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构建“重点方向-创新平台-重大项目-创新团队”有机结合的建设模式,力争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基础医学学科。
在教学建设方面,努力培养科学态度严谨,掌握基础医学相关学科理论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前沿及其发展方向,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本学科专任教师19-20年编写教材12部,其中主编/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教师队伍中有 5人获全国教学基本功竞赛二、三等奖,并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级教学科研奖3项。
在科研建设方面,本学科依托“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与“广东省生物技术候选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近五年获纵向科研项目61项、横向项目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1项,发表SCI论文113篇,中文核心期刊110篇,授权专利13项,编写专著6部。
三、教师队伍
本学位点共专任教师69人,硕士生导师48人,其中教授18人,师资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博士占比约90%,拥有南粤教师、省级“千百十”工程教师和珠江科技新星6人,学历结构、职称比例、年龄层次合理。
四、招生规模与就业
本学位点按照教育部关于扩大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急需的临床医学等学科招生规模的要求以及自身的培养能力,严格按照《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等国家和学校的招生录取工作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按需招生、全面衡量的基本原则,于2020年招生32名,招生完成率100%。生源来自广东药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诸多院校。2021年,本学位点在校生总数82名,毕业34名,31位获得硕士学位,2021年。
近五年毕业学生主要毕业方向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生物与药物公司。迄今,本学位点共招收硕士研究生260多名、博士研究生10名。历年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其中,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学生40余名,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学生有100多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业学生近20余人,还有部分学生在生物与药物研究相关公司从技术工作。
基础医学学科包括了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4个二级学科26个研究方向,其中病原生物学和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是广西重点学科。本学科利用地域资源优势,针对桂西地区少数民族人群,开展广西世居少数民族人类学、右江流域壮瑶医药基础与应用、肿瘤分子病理学、桂西高发病免疫机制和环境因素对人体机能影响的病理生理学等研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本学科现有教授20人、副教授39人,博士15人,全国教师2人、八桂教师1人、自治区教师4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6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桂西少数民族人类学研究实验中心和民族医药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科研实验中心各1个、广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及多个科研实验室。
本学科近5年承担研究课题21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省部级课题70项;发表论文539篇,其中SCI收录15篇,EI收录1篇;出版专著13部、教材18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科技及教学成果奖32项,其中包括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成果奖8项。
小编:大部分专业都会考英语科目,不放来测测你现在的英语基础。
2、考研学校分布与名单
全国(21)
河北(1)
吉林(1)
黑龙江(2)
江苏(1)
浙江(2)
安徽(1)
山东(1)
河南(2)
湖北(1)
广东(4)
广西(2)
贵州(1)
云南(1)
青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