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心理学考点背诵:反应时法”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反应时法
(一)反应时的含义
1.含义
反应时是指刺激施予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它包含以下三个时段:
第一时段,刺激使感受器产生了兴奋,其冲动传到感觉神经元的时间;
第二时段,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至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从那里经运动神经到效应器官的时间;
第三时段,效应器官接受冲动后开始效应活动的时间。
2.反应时在心理学中的研究历史
反应时起源于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的人差方程,之后反应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①1850年,赫尔姆霍茨实施了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的实验,他成功测定了蛙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②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发展了三种反应时任务,后人将它们称为唐德斯反应时ABC;③冯特及其学生(卡特尔和屈尔佩)对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进行了一系列测量,比如注意、知觉、联想和选择过程等。
第二阶段:1969年,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加因素法。
(二)反应时研究的基本问题
1.唐德斯的反应时分类
(1)A反应时(简单反应时):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并要求它们只作单一的反应,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简单反应时。触觉反应时<听觉反应时<视觉反应时。
(2) B反应时(选择反应时):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3. C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呈现两个或以上刺激时,要求被试对某一特定刺激作出反应,对其他刺激不作出反应,被试在刺激呈现到作出辨别反应的这段时间即辨别反应时。
所以C-A得到辨别时间,B-C得到选择时间。
2.反应时的影响因素
(1)刺激变量的影响(外部因素)
①刺激呈现的感觉通道:不同感觉通道的刺激反应速度也可能有所差异。
②刺激的物理特征:如刺激的大小、形状、颜色、强度、呈现时间等物理属性。
③复杂程度:如刺激是平面的还是三维立体的,是简单图形还是复杂图形,是单一刺激还是复合刺激等。
④刺激呈现方式:即刺激是在屏幕中间呈现,还是在屏幕的其他位置,或是在视野中心还是在视野的边缘等。
⑤是否有线索提示以及线索与刺激的相容性:当有线索存在时,可能会加快对刺激的反应速度。线索与刺激特征的相似程度也会影响刺激的反应速度,相似程度越高,促进作用就越明显。
(2)机体变量的影响(内部因素)
①机体的适应水平:被试感受性适应的问题。
②准备状态:预备时间太短或太长都不利于反应时,最佳预备时间是1.5秒。
③练习次数:练习次数越多反应越快,最后趋近于一个稳定值。
④动机和态度:惩罚反应时最短,其次是激励,常态反应时最长;不同的态度也会影响被试的反应时间。
⑤年龄因素和个体差异因素:25岁前反应时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学前期儿童反应时很不稳定,且不易得到较快的反应;7~8岁儿童反应时明显减少;25岁后反应时逐渐增长;60岁以后开始有较大增长。
⑥被试的身心状态:如疾病、兴奋类药物、麻醉与镇静类药物等的作用、练习和疲劳等因素。
⑦速度——准确性权衡:在反应时实验中,反应速度和准确性之间是反向关系,二者不可兼得,有时需要牺牲速度来保证准确性,有时需要牺牲准确性来提高速度。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心理学考点背诵:反应时法”,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