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内科护理学第九章3 狂犬病 ”相关内容,为报考护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护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狂犬病
一、病原学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对理化消毒方法敏感,易被紫外线、碘液、高镒酸钾及乙醇等灭活,但可耐受低温。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犬,其次是猫、猪、牛及马等家畜和兽类。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也可由带病毒唾液经伤口、抓伤、舔伤的黏膜和皮肤侵入。少数可通过对病犬宰杀、剥皮等受感染。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三、发病机制
狂犬病毒自皮肤或黏膜破损处侵入人体后,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发病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组织内小量繁殖期;侵入中枢神经期;向各器官扩散期。
病理变化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以大脑基底面海马回、脑干及小脑损害最为明显。其特征性病变是神经细胞浆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称为内格里小体(Negri body),为狂犬病毒的集落,呈圆形或椭圆形,与红细胞大小相似,染色后呈樱桃红色,具有诊断意义。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5天至19年或更长,一般为1〜3个月。典型患者可有三期经过,全程一般不超过6天。
1.前驱期
持续1〜4天,症状多为非特异性,如低热、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类似感冒,继而可岀现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愈合的伤口处及其相应的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异样感觉,为最有意义的早期症状。
2.兴奋期
此期为1〜3天。
(1)高度兴奋,伴极度恐怖表情,发作性咽肌痉挛,可为多种刺激而加重,恐水为本病的特征。
(2)体温可上升为38〜40℃。
(3)大量流涎,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上升。
3.麻痹期
肌肉痉挛停止,全身弛缓性瘫痪,逐渐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常规及脑脊液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至中度增多,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质稍增高,糖及氯化物正常。
2.病毒分爵
患者的唾液、脑脊液、泪液、颈背部皮肤活检物接种于鼠脑后分离到病毒,可明确诊断。
3.免疫学检查
血液或脑脊液中的中和抗体的检测,对未接种疫苗者有诊断价值。
4.内格里小体检查
5.核酸检测
六、诊断要点
根据被狗或猫的咬伤史等流行病学资料,加之恐惧不安、恐水、怕风等发作性咽肌痉挛,以及先兴奋后麻痹的典型表现,可做出临床诊断。确诊则有赖于检查病毒抗原,病毒核酸或尸检示脑组织内格里小体。
七、治疗要点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发病后以对症综合治疗为主。
八、护理、健康指导及预后
1.常用护理诊断/问题及措施
(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病犬、病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有关。
①迅速进行伤口处理,预防破伤风和细菌感染;
②预防接种;
③如患者愈合的伤口及其相应的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异样感觉,应及时入院诊治。
(2)有受伤的危险 与患者兴奋、狂躁、出现幻觉等精神异常有关。
①注意患者有无高度兴奋、恐水、怕风等表现,以及痉挛发作的部位、持续时间,发作时有无出现幻觉、精神异常;
②将患者安置于安静、避光的单人房间内卧床休息并实施严密隔离。对有狂躁、恐怖、激动或幻视、幻听的患者,应加床栏保护或适当约束,防止坠床或外伤;
③有计划地安排并简化医疗、护理操作,且应集中在使用镇静剂后进行,动作要轻、快。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尤其与水有关的刺激。
(3)有窒息的危险与病毒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呼吸肌痉挛有关。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患者呼吸、脉搏、心率、心律、体温、意识及瞳孔变化,注意有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时遵医嘱留取标本,记录出入量;
②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及器械,如镇静剂、呼吸兴奋剂、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包、人工呼吸机等;
③关心患者,尽量使患者有安全感。
2.其他护理诊断/问题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吞咽困难,不能进食、饮水有关。
(2)恐惧与疾病引起死亡的威胁有关。
3.健康指导
(1)严格犬的管理,捕杀野犬、狂犬、狂猫及其他狂兽,并应立即焚毁或深埋。对家犬应进行登记与预防接种。进口动物必须检疫。
(2)高危人群,如接触狂犬病的工作人员、兽医、山洞探险者、动物管理人员,应做暴露前的疫苗接种,接种期间应戒酒,多休息。
4.预后
本病发病后进展迅速,病情重,病死率几乎达100%,故咬伤后及时伤口处理和预防接种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科护理学第九章3 狂犬病”,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护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