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预约

24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注意的认知理论

2022-12-12 19:38:03 来源:天任考研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注意的认知理论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注意的认知理论

(一)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1.过滤器理论

(1)提出者:布罗德本特

(2)理论观点: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度的,信息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允许一部分信息通过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其他信息被阻止而消失了。过滤器的工作方式是全或无的。该理论又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

(3)实验来源:该理论是根据双耳分听实验的结果提出来的。实验是给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一个耳朵(追随耳)听到的材料,但检查的却是呈现到另一耳朵(非追随耳)的材料,结果被试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布罗德本特提出,进入追随耳的信息因为受到注意而被接受,进入非追随耳的信息因为没受到注意而未被接受。

(4)解释现象: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2.衰减理论

(1)提出者:特瑞斯曼

(2)理论观点:信息通过过滤器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而不是完全消失了。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信息的激活阈限低,容易被激活,例:自己的名字、警报信号等。

(3)实验来源:双耳分听实验中发现,来自非追随耳的信息也受到了加工。

(4)解释现象:鸡尾酒会效应

3.后期选择理论

(1)提出者:多伊奇和诺尔曼

(2)理论观点: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已受到充分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这种理论又叫“完善加工理论”、“反应选择理论”或“记忆选择理论”。

(3)解释现象:“Stroop”效应

4.多阶段选择理论

(1)提出者:约翰斯顿

(2)理论观点:注意的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二)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1.认知资源理论

(1)提出者:卡尼曼

(2)理论观点:认知资源理论是从注意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角度来理解注意的,不同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

①把注意看作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这种资源是有限的。

②刺激或任务越复杂,占用的资源越多,当认知资源用完时,新的刺激就得不到加工。

③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里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2.双加工理论——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

(1)提出者:谢夫林

(2)理论观点:

①人的认知加工有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两类;

②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可以自动化地进行;意识控制的加工则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专业课.jpg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注意的认知理论”,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热门好课推荐

MORE

2025考研英语无忧班

时长:468课时


  • 刘晓艳

  • 张超

3000元
已报501人

2025考研数学无忧班

时长:604课时


  • 李永乐

  • 宋浩

4000元
已报198人

2025考研政治无忧班

时长:225.5课时


  • 孔昱力

2000元
已报337人

2025考研管综无忧班

时长:440h


  • 吕建刚

3980元
已报1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