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针灸学》第七章第四节 皮外骨伤科病证习题”相关内容,为报考中医专业的考生们提供帮助。更多有关中医综合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第四节 皮外骨伤科病证习题
一、A型题
1.瘾疹兼见恶心呕吐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内关 B.风池 C.外关
D.血海 E.合谷
2.瘾疹兼见呼吸困难者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阴陵泉 B.血海 C.三阴交
D.天突 E.委中
3.痄腮症见高热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太冲、曲泉 B.人中、十宣 C.内关、太冲
D.大椎、商阳 E.曲泉、人中
4.痄腮症见睾丸肿痛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太冲、曲泉 B.人中、十宣 C.内关、太冲
D.大椎、商阳 E曲泉、人中
5痄腮症见神昏抽搐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太冲、曲泉 B.人中、十宣 C.内关、太冲
D.大椎、商阳 E曲泉、人中
6.乳痈证为肝郁甚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内庭 B.太冲 C.厉兑
D.太溪 E太白
7.乳痈证为胃热甚者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太冲 B大敦 C.太溪
D.内庭 E太白
8.肠痈兼见发热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内关 B.腹结 C.曲池
D.外关 E.太冲
9.肠痈兼见呕吐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内关 B.腹结 C.曲池
D.外关 E.太冲
10.肠痈兼见便秘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内关 B.腹结 C.曲池
D.外关 E.太冲
11.脱肛兼见肺气不足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脾俞 B.肺俞 C.肾俞
D.阳陵泉 E.飞扬
二、X型题
1.瘾疹湿邪较重者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内关 B.天突 C.阴陵泉
D.三阴交 E.委中
2.瘾疹兼见胃肠积热者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内关 B.足三里 C.天突
D.天枢 E.风池
3.蛇串疮证为肝经郁火者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行间 B.血海 C.大敦
D.阳陵泉 E.隐白
4.蛇串疮证为脾经湿热者可在主方的基础上加( )
A.行间 B.血海 C.隐白
D.内庭 E.太冲
5.乳痈证为火毒甚者针刺治疗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大敦 B.太冲 C.太白
D.厉兑 E.太溪
6.乳癖兼见气滞痰凝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内关 B.血海 C.三阴交
D.太冲 E.太溪
7.乳癖兼见冲任失调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内关 B.血海 C.三阴交
D.太冲 E.太溪
8.脱肛兼见肾气不足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脾俞 B.肺俞 C.肾俞
D.阳陵泉 E.三阴交
9.痔疮兼见便秘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支沟 B.脾俞 C.百会
D.大肠俞 E.太冲
10.痔疮兼见脾虚气陷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支沟 B.脾俞 C.百会
D.大肠俞 E.太冲
11.湿热型疝气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中极 B.命门 C.归来
D.阴陵泉 E.太冲
12.神经性皮炎兼见血虚者,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足三里 B.肝俞 C.三阴交
D.太冲 E.风门
13.神经性皮炎兼见肝郁化火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足三里 B.肝俞 C三阴交
D.太冲 E.风门
14.斑秃证属血虚风燥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太冲 B.足三里 C.血海
D.上星 E.内关
15.斑秃兼见头晕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
A.太冲 B.足三里 C.血海
D.上星 E.内关
参考答案
一、A型题
1.A.内关能宽胸理气、和胃止呕。
2.D.天突可降逆平喘。
3.D.大椎为诸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商阳为手阳明大肠经井穴。二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可清热解毒,治疗高热。
4.A.足厥阴肝经环阴器,太冲、曲泉分别为足厥阴肝经原穴、合穴,具有疏通经络、消肿止痛之功。
5.B.人中、十宣开窍醒神、镇惊止痉之力强,用于神昏抽搐者以救急。
6.B.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有疏肝理气的作用。
7.D.内庭为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主身热”,用于泻胃热。
8.C.曲池可清大肠阳明之热。
9.A.内关和胃止呕。
10.B.腹结可调畅大肠气机。
11.B.肺俞补肺益气。
二、X型题
1.CD.阴陵泉、三阴交健脾利湿。
2.BD.足三里、天枢分别为胃之下合穴和募穴,能清利肠胃积热。
3.ACD.行间、大敦分别为足厥阴肝经荥穴、井穴,阳陵泉为胆的下合穴,三穴配伍,可泻肝胆郁火。
4.BCD.血海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隐白为足太阴脾经的井穴,两穴用泻法可清泻脾经湿热;内庭为足阳明胃经荥穴,可泻足阳明胃经湿热。
5.AD.大敦、厉兑分别为足厥阴肝经和足阳明胃经井穴,可用于泻热解毒。
6.AD.内关宽胸理气,太冲疏肝理气,二穴相配,气调则痰消。
7.BC.“冲为血海”,取血海可调血,“八脉隶于肝肾”",取三阴交可调理肝肾脾经气血,以达到调理冲任的目的。
8.CE.肾俞为肾的背俞穴,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能补益肝肾。
9.AD.支沟通调三焦气机,大肠俞调节大肠腑气,两穴配伍可推动大便下行。
10.BC.脾俞健脾益气,百会升阳举陷,二穴配伍,对脾虚气陷有良效。
11.ACD.中极为膀胱的募穴,归来与中极相平,两穴可调节膀胱气化功能,使湿浊从小便而出;阴陵泉健脾利湿,湿去则热清,疝气可复。
12.AC.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三阴交为脾经的穴位,二穴健脾益胃,以化生气血。
13.BD.肝俞、太冲分别为肝的背俞穴和原穴,有疏肝解郁之功。
14.BC.足三里、血海益气养血,润燥祛风。15.BD.上星清利头目治标,足三里益气养血,治本。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针灸学》第七章第四节 皮外骨伤科病证习题”,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