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预约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2)

2022-11-13 14:44:56 来源:天任考研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2)"相关内容,为报考教育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帮助。更多有关教育学综合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1.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理论【选择,主观】

生态理论是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

布朗芬布伦纳在其理论模型中将人生活于其中并与之相互作用的不断变化的环境称为行为系统。该系统分为四个层次,由小到大分别是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这四个层次是以行为系统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直接程度分界的,从微观系统到宏观系统,对儿童的影响也从直接到间接。

(1)微观系统

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微观系统,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

(2)中间系统

第二个环境层次是中间系统,指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

(3)外层系统

第三个环境层次是外层系统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

(4)宏观系统

第四个环境层次是宏观系统,指存在于以上三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

另外,布朗芬布伦纳的模型还包括了时间纬度,或称作历时系统。把时间作为研究个体成长中心理变化的参照体系,是强调要将时间和环境相结合来考察儿童发展的动态过程。人的一生会有很多阶段,时间系统正是关注于人生的每一个过渡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可能因为环境发生一些转变,这些转变常常成为发展的动力,同时这些转变也会通过影响家庭进程对发展产生间接影响。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选择主观

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将正常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成人晚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婴儿期(0-1.5岁):信任对不信任。满足生理需要,发展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主要事件:哺育。

儿童期(1.5-3岁):自主对害羞。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重要事件:如厕训练。

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重要事件:独立

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重要事件:上学。

青春期(12-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建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重要事件:同伴交往。

成年初期(18-40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重要事件:恋爱。

成年中期(40-65岁):繁殖对停滞。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重要事件:抚养、教育后代。

成熟期(65岁以上):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获得整合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重要事件:反思和接纳自己的人生。

3.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选择主观

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他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来推断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海因茨盗药是最经典的。

通过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著名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前习俗水平(9岁之前)

这一水平上的儿童已能辨识有关是非好坏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但他是从行动的物质后果或是能否引起快乐(如奖励、惩罚、博取欢心等)的角度。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1: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避免惩罚,无条件服从权威。

阶段2:工具性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满足自己需要,有时可以满足别人的需要

(2)习俗水平(10-15岁)

这一水平上的儿童已能理解维护自己的家庭、集体或国家的期望的重要性,而不理会那些直接的和表面的后果。儿童的态度不只是遵从个人的期望和社会的要求,而且是忠于这种要求,积极地维护和支持这种要求,并为它辩护。这一水平也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3:好孩子的定向阶段。能够得到别人赞许的行为。

阶段4:以维护权威和秩序为定向。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在这一水平上,人们力求对正当而合适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做出自己的解释,而不管当局或有威信的人士如何支持这些原则,也不管他自己与这些集体的关系。这一水平也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5:以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为定向。既尊重法律,也认为法律是可以改变的。

阶段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根据良心做出的行为。

4.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选择主观

场独立型:较多依赖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习惯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

场依存型:较多地受个体周围环境信息的影响。

【2014年辨析】场独立型学习风格优于场依存型学习风格。

答案要点

错误。

(1)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学习方式的偏好或习惯。个体在知觉时,较多依赖于他们周围的环境信息,即为场依存型学习风格;不受或很少受周围环境因素影响,即为场独立型学习风格。

(2)两种学习风格与学习能力无关,差别主要在于学习过程中个体知觉信息时所依赖的参照系不同。因此,两种学习风格本身是中性的,不存在孰优孰劣。

(3)当个体在处理具体任务时,这两种学习风格各有其适宜的领域,如场独立型学习风格更适合于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学习;场依存型学习风格则更适合于人文社会学科的学习。


专业课.jpg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2)",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

热门好课推荐

MORE

2025考研英语无忧班

时长:468课时


  • 刘晓艳

  • 张超

3000元
已报501人

2025考研数学无忧班

时长:604课时


  • 李永乐

  • 宋浩

4000元
已报198人

2025考研政治无忧班

时长:225.5课时


  • 孔昱力

2000元
已报337人

2025考研管综无忧班

时长:440h


  • 吕建刚

3980元
已报1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