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外国教育史》第七章 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1)”相关内容,为报考教育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帮助。更多有关教育学综合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第七章 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杜威
26.杜威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一、教育实践活动
二、论教育的本质(从做中学)
(1)教育即生长。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生长,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原则,认为儿童生长不仅要靠内在条件(兴趣、本能、可塑性、习惯等),也需要外部条件(社会环境)。
(2)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的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
学校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学校要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根据教育即生活,杜威又提出“学校即社会”的教育原则,即学校不仅要教人成才,也要教人成人,使学校成为社会的同时也让学校成为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
(3)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所有的知识,而是让他们在生活中不断增加经验,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他又提出了另一个教学原则——从做中学,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
三、论教育的目的
教育无目的,教育除了其本身的目的之外别无其他目的。
四、论课程与教材
强烈反对以传统教育以即有知识为中心的课程和教材,提出教材心理化,在课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让儿童从做中学。
五、论思维和教学方法
提出从做中学,在思维方法上提倡反省思维,即对某个经验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思考,其功能在于求得一个新情境,解决困难。
思维五步法的五个步骤:
疑难的情境; 确定疑难所在;
做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
确定哪个假设可以解决疑难;
验证这个假设。
六、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的作用是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强调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关于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他认为应该在社会中进行,要求学校、教材、教法都渗透社会精神,把学校的现实生活、教材和方法称为学校德育的三位一体。
27、杜威的儿童中心论的主要观点
他提出“儿童是中心,是起点,是目的”,要求教师应该考虑儿童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他们的特长,尊重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19世纪中期以后,资本主义确立并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逐渐普及。对于教育,则存在拜托一般文化教育和古典文化教育,而走向生产性、实践性教育的倾向,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偏重灌输说教,与新时期要求的教育以及培养的人才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出现了现代教学体系,杜威是其中的代表。
他把赫尔巴特作为传统教育的主要代表,给予了强烈的批评,抨击赫尔巴特剥夺了儿童自我活动的余地,实施强制的、非民主的教育。
杜威认为传统的教育消极的对待儿童,机械的使儿童在一起,课程和教学方法的划一是在儿童以外,重心是在教师、教科书等,唯独不在儿童自己的直接的本能和活动。
针对传统课程编制的弊端,他提出要改造课程,是能真正适应儿童的生活:
(1)儿童和课程之间不是相互对立,而是互相关联的,儿童是起点,课程是终点。只要把教材引入儿童的生活,让儿童直接去体验,就可以使儿童从起点走向终点;
(2)学校科目是相互关联的中心点,不是科学、文学等,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28、 五步探究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时间活动、根据杜威科学的实验主义探究方法和反省思维方式,提出:
(1)疑难的情境;
(2)确定疑难所在;
(3)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
(4)推断那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
(5)验证这个假设。
这种方法重视科学探究思维,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能力,与传统教育理论有着本质区别。但该方法过于注重活动,忽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泛化了问题意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影响教育质量的问题。
29. 杜威的课程与教材论及现实意义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少数几个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
他立足于现代社会讨论教育问题,积极吸收人类文化的多方面成果,建立起宏伟的教育理论,为后人留下丰富的教育思想遗产。
他批判传统教育以课堂为中心的课程和对儿童的压制。他认为,课程和教材必须建立在社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提出了从做中学为中心的活动性课程和经验性课程,主张以活动作业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主张以教材心理化来使儿童同时获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杜威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的巨人,其教育系统不仅全面,更洋溢着清新的现代气息。杜威教育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结合,使教育过程本身是有趣的、有利于儿童的,且又富有实效,有利于国民生计。
这种教育观能使学生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富有智慧。这种教育体现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结合,源于实践又高于现实,希望通过教育这种手段使不完善的现实走向完美的理想之境。
历史地位:立足于新现实、新理论,宣告了教育理论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开始。
30. 杜威从做中学理论及启示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做中学是杜威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但他所理解的实践只是做,把做看成是人类本能的活动。杜威尖锐的批判了僵化的形式主义教育,儿童只是被动的接受一知半解的东西。他肯定了赫尔巴特在教学理论上的重大贡献,但同时又指出,他忽视了最重要的东西,即儿童具有寻找机会主动表现自己的生命能力。
教师应该遵循儿童获取知识的自然途径,为学生提供一定环境,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杜威在做中学的具体实践中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把传统的教学经验统统否定,致使美国教育出现了质量低下的恶果。
这是一种真正的好教育,潜移默化,日常积累。因此,教育应该为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首先,营造和谐的家庭心理教育环境;
其次,创造良好的幼儿园环境;
最后,争取社会的支持创造良好的环境。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外国教育史》第七章 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1)”,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