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21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一、名词解释
1.书院官学化
【答】(1)含义:书院官学化是指书院逐渐丧失自身的独立性,被纳入官学体系,按照国家和科举的要求办学。在宋代,书院出现官学化的倾向。在元、明两代,由于封建王朝特别注重官学,又大力强化了科举制度,书院教育几经波折,染上浓重的科举色彩,走上了一条官学化的道路。
(2)表现:政府控制书院办学的领导权;控制书院的师资延聘权;控制书院的经费使用权。此外,政府还在书院的招生、考试、学生毕业后的出路等方面严格控制。
(3)影响:书院官学化一方面保证了书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了书院独立精神的逐渐丧失。
2.中世纪大学(见2013年西南大学真题)
3.师生关系(见2017年西南大学真题)
4.有意义学习(见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5.道德两难法
【答】(1)含义:道德两难法又称道德两难故事法,由科尔伯格提出。故事包含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情境,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论,从而了解被试进行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原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2)应用:在科尔伯格使用的一系列两难推理故事中,最典型的故事是“海因兹偷药”。
(3)评价: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是科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一种研究方法。科尔伯格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灵活运用知识来确定儿童处在道德发展水平中的哪一阶段,并将高于儿童现有道德发展水平阶段的思维模式提供给儿童,供他们学习和思考。
二、填空题
1.生物起源说 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3.批判教育学
4.教育强国 5.归纳 6.斯宾塞;科学知识
7.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8.虚心涵泳
三、辨析题
1.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答】正确。
(1)赫尔巴特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他认为,没有无教育性的教学,也没有无教学性的教育。教育有且仅有通过教学才能实现。他认为教学若不进行道德教育,则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而道德教育若无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2)在当下高校中,我们所倡导的课程思政其实质就是要进一步将道德教育融入每一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实行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宗旨,这又进一步强调了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2.公学是英国的一种贵族学校。
【答】正确。
公学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学生在公开场所接受教育的中等私立学校。公学招收的对象是贵族子弟,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升入学术型大学,它是典型的贵族学校。公学培育了英国很多精英人才,被誉为“英国绅士的摇篮”;但公学只满足贵族子弟的需要,不向平民开放,是教育不平等的产物。
3.隐性课程也具有德育功能。
【答】正确。
(1)隐性课程是指国家没有正式实施,但是在学校环境中伴随着显性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而产生的实际存在的课程。其表现形式有:观念性隐性课程;物质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心理性隐性课程等。
(2)无论是观念性、物质性、制度性还是心理性的隐性课程都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是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的。在当下,学者们提出的优化学校整体育人环境的理念,其实就凸显了隐性课程在德育中的重要性。通过隐性课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往往能达到—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核心课程是最重要的课程。
【答】错误。
(1)核心课程又称问题课程,是综合课程的一种。它是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师小组连续教学的课程。它旨在把独立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并谋求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2)核心课程是综合程度最高的一种课程,但并不是最重要的课程,最重要的课程是学科课程。
5.孔子编订了《诗》《书》《易》《礼》《乐》《春秋》,这就是“六艺”教育。
【答】错误。
(1)“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在商代又有发展,西周时期,在继承的基础上,更加发展和充实。“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
(2)孔丘继承西周贵族“六艺”教育传统,吸收采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创设新学科,虽袭用“六艺”名称,但对所传授的学科都作了调整,充实了内容。孔子编订的“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为孔子私学的主要教育内容。
因此,题干说法错误,孔子编订的“六经”并不等同“六艺”教育。
四、简答题
1.简述京师同文馆的办学特点。
【答】(1)简介: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产物,是我国第一所洋务学堂,同时也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初创时只有英文馆,以外语教学为主,后来成为兼习各门西学的综合性学校。学校建立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化学实验室和博物馆。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停办,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2)特点:
①培养目标:专门培养洋务人才,不再培养科举考试人才,注重学以致用。
②课程设置:外语居于首位,侧重“西学”与“西艺”,汉文经学贯穿始终。
③教学组织形式:最早开始了中国的班级授课制和分年课程。
④教学方法:由浅人深,循序渐进,改变了死记硬背的学风,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简述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条件。
【答】学校教育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发挥主导作用,学校教育自身的合理性与校外的环境等都影响着学校教育主导作用能否发挥和发挥的程度。
(1)从学校教育内部来讲:
①学校教育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与身心发展规律。②学校教育需要具有一定的办学条件。如教育的管理方式、物质条件和环境氛围。③学校教育要重视教师的素质。教师素养是制约教育作用的重要因素。④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都制约着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
(2)从学校教育外部来讲:
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积极配合程度。②社会发展的稳定性以及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③科技、信息对学校教育的改造程度等。
3.简述榜样法的定义及实施要求。
【答】(1)含义: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2)实施要求:
①榜样真实可信。选好榜样是学习的前提。从古至今,人们习惯拔高榜样,通过故事美化榜样,这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当学生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后,这样做只会令人反感,适得其反。
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积极情感。学生通过模仿榜样的言行举止来习得其中的道德价值和行为方式,这种模仿的倾向有赖于学生对榜样的积极情感。
③注重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德育的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人的以身作则。④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树立不同的榜样。中小学时期长达12年,跨度大,学生的道德发展也经过了多个不同的阶段,因而要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树立不同的榜样。
4.简述布卢姆的情感领域的目标体系。
【答】(1)简介: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于20世纪50—60年代建立起教育目标分类学,也称“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每一领域的目标由低级向高级分为若干层次,从而形成了目标的层次结构。
情感领域教育目标的层次按照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5个具体类别:接受、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体系个性化。
(2)情感领域的目标体系:
①第一个水平是接受,对环境中正在发生的事情的低水平觉知。例如,不经意地听或对教师付出的努力做轻微的反应。
②第二个水平是反应,由经验引起的新的行为反应,由学生主动参与。例如,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③第三个水平是价值化,指学生将特殊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例如,欣赏文学作品。
④第四个水平是组织,指纳人新的价值观,形成自己的价值系统。例如,参加各种俱乐部。
⑤第五个水平是价值体系个性化,指表现出与新价值观一致的行为。例如,愿意做出牺牲以继续参加活动。
5.简述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答】(1)含义: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一种实践性知识,主要用于实践操作,因此,也称作操作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
(2)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如下:
①智慧技能的学习过程。不同的研究者对智慧技能的形成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主要有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a.加里培林提出了著名的智慧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b.认知心理学根据智慧技能形成过程中认知加工活动的不同,把智慧技能的形成分为以下两个阶段:模式识别学习;动作步骤学习。
②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动作技能的形成是通过领悟和练习,逐步掌握某种动作操作程序的过程。复杂运动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认知阶段;分解阶段;联系定位阶段;自动化阶段。
③认知策略的学习过程。关于认知策略的学习过程,研究较少,但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自上而下的学习;二是自下而上的学习。
五、论述题
1.(1)“摇号入学”可能解决了哪些问题?
(2)“摇号入学”可能带来哪些新问题?
(3)针对这些新问题中的一个问题提出你的解决思路。
【答】(1)①“摇号入学”会解决民办教育管理与招生过程中的不规范及由此带来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民办学校在政策实施之前存在着提前“锁定学生”的现象,同时一些城市的民办学校的办学质量比公办学校高,导致家长趋之若鹜地选择民办学校。这些现象有违教育公平,损害了其他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均衡发展。其实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就规定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此次《意见》中提出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这样既满足招生人数要求,又确保客观公平,维护正常招生秩序,促进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协调发展。
②“摇号入学”促使民办学校注重内涵式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一些地区的民办学校千方百计地变相“掐尖”招生,依赖优质生源打造所谓的“名校”,这一现象打乱了正常的招生秩序,破坏了教育生态,加剧了社会中的教育焦虑。“摇号入学”有助于促使民办学校回归到义务教育的本真,促使其注重内涵式的发展。
(2)①“摇号入学”会妨碍家长的教育决策权,不利于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在“摇号人学”之前,家长和学生可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民办学校,但“摇号入学”之后,家长和学生则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难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同时,各民办学校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引发的入学质量不均等又给家长带来了新的焦虑。
②“摇号入学”在促使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协调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因为缺乏学校之间的竞争,使得民办学校自身的质量和发展得不到保障。
(3)①针对“摇号入学”会引发入学质量不均等,从而给家长带来焦虑的问题,可采用集团化办学的方式。集团化办学是以行政指令为主,兼顾学校共同意愿,将一所名校和若干所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名校集团)的办学体制。优质的民办学校可以创办自己的分校或者同其他的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复制、传播自身的经验,从而实现师资、管理、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质量的均衡。
②要真正促进民办教育的均衡发展,政府还要对民办学校的发展给予规划和帮扶。生源的均衡只是教育均衡的其中一个环节。真正要实现教育均衡,还涉及其他很多方面,包括政府的规划、政策以及经费分配等。除了招生环节,在同一个区域,所有的学校在政策、资金、师资等各个环节上被平等对待,才可能达到教育均衡的整体效果,从而减少家长的焦虑,满足大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
2.(1)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存在哪些问题?
(2)以一节中小学课堂为例,提出你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策略。
【答】(1)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以听说训练和阅读等被动的教学方法为主,学生的知识留存度低。这些方法通常是以教师为权威和主导,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多样性与灵活性。
(2)①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教师的特点及社会的要求等方面。②我们选择的方法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知识的类型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将听说训练的被动学习方式和主动学习方式相结合并以合理的方式搭配,以提升教学的效果。
③举例说明:以小学语文课文《采莲曲》为例,首先可以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讨论诗歌的意象和情感;其次,在把握主旨的基础上再仿写和创作类似的诗歌;最后,可以让学生把这首诗歌讲给自己的父母或者朋友听。这节课例中就将听说、阅读等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同讨论探究、讲授给他人的主动方法相结合,既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又契合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使得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发生了关联,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生命体验,增强知识的留存度,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1)①材料一体现了杜威的什么教育理论?
②试述生活教育理论把它“翻了半个跟斗”的原因。③谈一下生活教育理论中体现学校与社会关系的观点。
【答】①材料一体现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杜威明确提出应把学校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把学校创造成一个小型的社会,使学校生活成为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一个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社会。
②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此,可以说,生活教育理论把杜威的理论“翻了半个跟斗”。“翻了半个跟斗”的原因是中国与美国教育的国情是不同的。美国注重的是学校教育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中国注重的是社会教育与普及教育。因此,陶行知是在契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杜威的理论进行了改造。
③含义:陶行知提出的“社会即学校”有两层含义:
“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因为到处是生活,所以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就像一个教育的场所。
“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即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陶行知认为“学校即社会”是半开门,“社会即学校”是拆除学校的围墙,在社会中创建学校。"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
评价:“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使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使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良苦用心。
(2)①材料二中“好事就成了坏事”指的是什么?②布鲁纳提出的结构主义理论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③杜威和布鲁纳的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改革有何启示请说明理由。
【答】①杜威注重直接经验的价值,强调经验中人的主动性,并把直接经验置于教育的中心,催生了新式的课程类型、新式的课程理论和新式的教学理论,这是好事。但在教学中由于只注重直接经验,忽视了间接经验,忽视了知识体系,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造成了教育质量下降的现象,因此好事又变成了坏事。
②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既强调直接经验,提倡在教学中运用发现法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又强调间接经验,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同时,布鲁纳认为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学生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而发现知识的。
③a.注重儿童的直接经验。儿童的直接经验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当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儿童的直接经验与书本中的间接经验联系起来时,教育活动也就变得更为鲜活生动起来。这样的教育也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取得更好的效果。
b.注重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在课程内容方面,要树立学生生活观,即改变传统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现代技术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c.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中倡导改变传统教学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