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一、填空题
1.孟子 2.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 4.陶行知
5.上课 6.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 7.了解和研究学生 8.裴斯泰洛齐
9.皮亚杰 10.阿特金森
二、名词解释
1.美育(见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
2.谈话法
【答】谈话法是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应该将谈话法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要求包括:①谈话法的关键在于精心设问;②提问要有启发性;③提问方式方法的灵活性;④做好归纳与小结。
3.学在官府
【答】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礼不下庶人;官师不分;政教合一。“学在官府”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西周的社会制度,产生的客观原因是:①惟官有书,而民无书;②惟官有器,而民无器;③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4.发现学习(见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三、简答题
1.简述现代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1)经济对现代教育具有制约性。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沿革。④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沿革。
(2)现代教育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①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②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③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率的重要因素。④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⑤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2.简述启发性原则及其要求。(见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3.简述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答】(1)蒙台梭利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创办了“儿童之家”。
(2)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①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四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显著特点: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心理具有吸收力;发展具有敏感期;发展具有阶段性。
②幼儿教育的内容:感官教育;知识教育,即初步读、写、算的练习;实际生活练习。 ③阐述了环境、自由、纪律、工作及其相互关系。
a.环境:要提供有准备的环境,使成人的世界适应儿童的发展。有准备的环境是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个提供儿童身心发展所需活动、练习的环境,是一个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与便利的环境。
b.自由:真正科学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给学生以自由,允许儿童按其本性个别地、自发地表现。
c.纪律:真正的纪律对于儿童来说必须是主动的,只能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之上。自由活动是指一种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作业,即“工作”。
d.工作:起到中介作用,把自由与纪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4.简述品德不良的含义和类型。
【答】(1)含义:品德不良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要求或犯有较为严重的道德过错。他们最初的表现是一般的过错行为,这些过错行为虽然在其严重性和稳定性上还没有达到违法的程度,但是如不及时加以矫正,就会沉积为严重的道德过错,从而酿成不良品德,甚至走上违法道路。
(2)类型:
①作弊行为。考试作弊属于学习领域最普遍的品德不良的表现之一。该现象长期存在,并且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②诚信缺失及文明礼仪缺失。这是青少年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品德不良的主要表现。
③责任意识淡薄。责任在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一个人能否形成一定的责任意识,能否勇于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关键要看青少年阶段所受教育的情况。责任意识淡薄的主要表现有:a.注重个人意识,对集体、社会责任意识淡漠;b.自私、冷漠、懦弱,缺乏正义感;c.行为上表现出怕负责任或逃避责任。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主观能动性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
【答】(1)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指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的人生态度、价值理想、道德品质、知识结构、身体素质、个性特征等,其核心是人生态度和价值理想。
(2)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在人的发展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学校、环境和遗传素质只是为个体提供了发展条件,这些条件能否发挥作用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最终完全取决于个体自己。
②制约着环境影响的内化与主体的自我建构。
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人改造着环境,也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提升了个人的能力与素质,这是主体的自我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主体对同一环境的内化是不同的,如同一个班、同一个老师的学生,有的学生上课认真,有的学生学习困难,有的学生完全对教学环境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可见,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的态度和能动性的发挥状况。
③个体通过能动的活动选择,建构着自我的发展。
人在发展中,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也发展起来,个体就能够逐步地、有目的地、自觉地影响自己的发展。它意味着人不仅能把握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能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孔子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时指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实,这就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通过学习奋进最终达到自觉、自由境界的发展过程的自我概括。
2.论述我国书院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答】(1)书院的发展过程。
①书院最早起源于唐末时期,如集贤殿书院和丽正修书院。
②宋元时期,书院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白鹿洞书院标志着书院发展制度化。
③明清时期,书院逐渐失去自身独立性,成为科举的附庸,但还有一些书院很有特色,如明朝的东林书院是政治与学术的中心,清朝的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是学术圣地。
(2)书院的特点。
①书院精神:自由讲学是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书院功能:书院重视藏书,重视培养人才,要求学生读儒家经典,强调道德和学问并进。③书院组织:有私办、公办和私办公助等多种形式。书院的主持者叫“山长”或“洞主”,也是主讲者,对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一概负责,不另设管理人员和机构。
④书院教学:讲学活动是书院的主要内容,也是书院作为教育机构的主要标志,其特点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其次,教学形式多样,有学生自学、教师讲授、师生质疑问难、学友相互切磋等形式。再次,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允许不同书院、不同学派的师生互相讲学、互相听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最后,一些书院的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亲实践,采用问难论辩式教学,启发学生思维,重视学生兴趣等。
⑤学生学习:书院强调学生读书自学,重视对学生自修的指导。
⑥书院制度: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得以确立,在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顺序等方面用学规的形式加以阐明,最著名的是《白鹿洞书院揭示》。此外,书院在经费制度、管理方面各有规定。南宋之后,书院的发展已经制度化。
⑦师生关系:中国教育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在书院中尤为突出。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感情深厚。
⑧书院发展倾向:自南宋起书院已经出现了官学化的倾向,到了明清,政府加强对书院的控制,官学化日益严重,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
3.论述人本主义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答】人本主义理论以罗杰斯为代表,是学习理论的重要流派之一。
(1)人本主义理论的内容。
①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人本主义认为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全人,既用情感的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行事的知情合一的人。
②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a.人本主义提出认知学习是无意义学习,而经验学习是有意义学习。所谓有意义学习,不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b.人本主义提出有意义学习的四个要素:全神贯注、自动自发、全面发展、自我评价。
③学生中心的教学观。人本主义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包括真诚一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移情性理解(同理心)。
(2)人本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
①在教学目标上,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既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也要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因素。
②在学习观上,要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使学生不仅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能灵活运用知识引导行动和实践。
③在教学观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经常进行移情性理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