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五、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
道德发展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方面。幼儿道德认知主要是指幼儿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与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是幼儿不断将行为准则与规范内化的过程。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的研究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按顺序分为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
1.前道德阶段(1.5~5岁)
幼儿对引起事件的原因没有清楚的认识,只接受行为结果的支配,这个阶段的儿童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他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能对行为做出一定的判断。
2.他律道德阶段(5~10岁)
他律道德阶段又称道德实在论阶段,受权威的标准支配,认为规则是不可变的,根据行为的结果判断行为,具有从他性和情境性。幼儿道德的从他性是幼儿认知的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的反映。
3.自律道德阶段(10岁以后)
自律道德阶段又称道德相对论阶段,认为规则是经过协商制定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判断行为时,不仅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能换位思考,判断不再绝对化,惩罚较贴切、温和,带有补偿性,以帮助错误者认识和改正。
幼儿期是为道德发展打基础的时期,处于他律道德阶段。
(二)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1.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侵犯行为可以是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也可以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
(1)侵犯行为理论
①本能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我们都被性和攻击本能所驱动;劳伦兹则认为,动物(包括人类)共同享有一种战斗本能;社会生物学家认为,攻击行为导致交配机会的增加,从而增加了个体的基因向下一代传递的可能性。
②新行为主义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模仿获得的;“挫折-侵犯”假说认为,攻击性行为与四个因素有关,受挫驱力的强弱、受挫内驱力的范围、以前遭受挫折的频率、侵犯反应后可能遭受惩罚的程度。
③社会信息加工理论:道奇认为,儿童受到挫折或挑衅后的反应不仅依赖于情境中的社会线索,还依赖于个体对这种信息的加工或解释。个体从面临某一社会线索到做出攻击反应的整个信息加工过程包括5个步骤或过程:译码过程、解释过程、寻求反应过程、反应决策过程以及编码过程(见图)。
(2)侵犯
行为的发展
哈特普的研究表明,3-6岁幼儿的侵犯行为随年龄增长,身体攻击在4岁时达到顶点;对受到进攻或生气的报复倾向,3岁时有明显增加;进攻的挑起者和侵犯形式也随年龄变化,身体攻击减少,言语攻击增多。研究表明,男孩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侵犯和言语侵犯。
生物学观点认为,至少有以下四种原因可以解释生物因素在侵犯行为的两性差异上的作用:
①几乎所有男性都比女性富有侵犯性;
②性别差异出现早(约2岁),很难归于社会学习或育儿经验;
③在与人类相近的物种中也存在这种性别差异;
④有证据表明雄性激素与侵犯行为相关。
社会学观点强调了父母与其他社会动因在侵犯行为的性别差异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相互作用论认为,性别差异反映了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交互影响。但是若考虑社会攻击或关系攻击的话,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也许并没有那么显著。
(3)影响侵犯行为的社会因素
①儿童的侵犯倾向部分取决于他所生活的文化或亚文化的鼓励和宽容。
②家庭的情绪氛围也影响儿童的侵犯倾向。
③大众传播媒介的暴力内容给儿童提供了侵犯性榜样,减弱了儿童对侵犯行为的控制。
(4)侵犯行为的控制
①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和关注。
②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
③移情训练。
④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等。
2.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亲社会行为又称“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它可以分为自主的利他行为和规范的利他行为。
(1)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社会生物学用“族内适宜性”解释了利他行为的进化。弗洛伊德认为,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认同起着重要作用;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往往重复得到强化的行为,而避免重复付出代价和受到惩罚的行为;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随着儿童智力的发展,他们获得了重要的认知技能,这将影响他们对亲社会问题的推理和行为的动机。
(2)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逐渐增加,6~12岁增长显著。产生年龄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儿童社会信息加工能力(如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社会责任感、提供亲社会行为的能力和知识的增加有关。
(3)亲社会行为的训练
①对儿童进行角色扮演训练。
②行为强化训练和自我概念训练。
③榜样示范。
④良好的社会氛围是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另外,亲社会行为与侵犯行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三)幼儿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1.性别角色认同的一般概念
(1)性别认同
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2岁左右的儿童能分辨照片上他人的性别,但不能确定自己的性别;5~7岁的儿童开始理解性别的坚定性。
(2)性别角色标准
社会成员公认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反映了文化或亚文化对不同性别或成员行为适当性的期望。父母在孩子出生后,把自己的一套性别角色标准以各种方式传递给孩子,鼓励符合性别角色标准的行为,制裁那些不适当的行为。
(3)性别角色认同
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性特点或女性特点的知觉和信念。对一个人认同,能够增加对那个人的忠诚和亲密感。幼儿期大多数儿童开始与父母认同,内化父母的标准、价值、态度和世界观。
(4)性别角色偏爱
性别角色偏爱是指对与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最初表现在对不同玩具的偏爱上。性别化过程中,男孩比女孩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
2.性别化的理论
(1)社会生物学理论:强调两性间发生学和荷尔蒙的差异在儿童性别化中的决定作用。
(2)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化是儿童与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之一。
(3)社会学习理论:提出儿童获得性别化态度和行为的两种机制是通过直接训练与观察学习。
(4)认知理论: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部分依赖于儿童的认知发展。
(四)同伴关系
1.同伴关系的作用
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环境因素之一。
(1)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2)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
(3)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4)同伴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5)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社会适应困难,易出现退学、孤僻、退缩、冷谟、压抑等其他问题,甚至加入不良团伙犯罪。
2.同伴关系的发展
在婴儿期,同伴关系只是在最松散的意义上存在着,儿童的社会交往非常有限。
从3岁起,儿童偏爱同性同伴,经常与同性同伴一起游戏、活动。在3-4岁之间,儿童依恋同伴的强度和与同伴建立友谊的数量有显著增长。
儿童早期的友谊一般是脆弱、易变的,很快形成,又很快破裂。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有共同的兴趣和喜爱的活动,或者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
3.社会技能训练
训练的对象是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目的在于通过干预方案的实施,改进儿童的同伴关系,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对于退缩的儿童,采取行为疗法;对于被拒绝的儿童,采取认知疗法。社会技能训练的干预方案包括:
(1)让儿童学习有关交往的、新的原则和概念。
(2)帮助儿童将原则和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特殊的行为技能。
(3)在同伴交往活动中树立新的目标。
(4)促使已获得行为的保持和在新情境中概化。
(5)增强儿童与同伴成功交往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