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二、社会认知
(一)社会知觉
1.概述
社会心理学把对人的知觉称为社会知觉。人们在知觉他人时并不仅仅停留在对被知觉者的外部行为的知觉上,而是要根据外部行为了解他的动机、观点、信念、情感和性格等内部心理状态。
2.特性
主观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
3.社会知觉偏差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是由第一印象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适用于不熟悉的人)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是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进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适用于熟人)
(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halo effect)又叫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他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估其所有的特点。
(3)预言自动实现效应
预言自动实现效应(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自证预言)。对一种情景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观念变成了现实。(如霍桑效应)
(4)认知启发
认知启发(cognitive heuristics)是指人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于他人的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的信息的现象。
常用启发策略有:
①代表性启发/表征性启发。人们根据当前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该策略认为个体越是与某一群体的一般成员相似,它就越可能是那个群体中的一员。
②可用性启发/易得性启发。哪些信息容易被回忆和联想,人们就倾向于根据哪些信息进行判断。与容易回忆的信息相联系的事件,被认为更平常、更多见、更容易发生。例如,航空事故给人们的印象深刻,导致人们相信乘火车比乘飞机更安全。
③锚定和调整启发,是指先抓住某个锚定点,然后逐渐调整,最终得出结论的判断方法。此策略适合对模糊信息进行评价。对人的判断,人们通常使用的锚定点是自己。当一个人评价另一个人很漂亮时,意思是说,这个人至少比我漂亮,或比某个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漂亮。
(5)影响社会知觉偏差的因素
①知觉者的情绪状况;
②投射作用;
③内隐人格理论;
④知觉者对被知觉者的熟悉与个人情感卷入。
4.内隐社会认知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会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
(1)内隐社会认知具有社会性、积淀性、无意识性、启动性。
(2)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反应时法、词干补笔法、投射法。
(3)内隐刻板印象是指个体因过去经验的影响,而对某一社会群体或阶层形成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但是个体本身通常并不能意识到这种经验对自己所产生的影响。
(4)内隐自尊是指针对主体自我的一种无意识的积极评价和态度,是自我态度长期积累形成的自动化状态。
(二)社会判断
社会判断是指一个人对社会性质的自我主观意识,也可以指社会舆论对某个人、某件事的一个评论。同时,社会判断也是一个比较的过程。人们会把需要评估的目标与适当的准则或标准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有时会产生对比效应,有时会产生同化效应,即评价目标为背景或标准所同化。
(三)归因理论
归因是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心理学家根据各种研究所提出的有关归因问题的不同概念与观点,则统称为归因理论。
1.罗特的控制点理论
罗特认为人的想法调节人的行为,增加行为频率的并不是奖励,而是对于什么事情将带来奖励的想法。罗特把个体对于强化的偶然性程度所形成的普遍信念称为控制点。内控强调结果由个体的自身行为造成或由个体的稳定的个性特征决定;外控强调事情是由个体之外的因素导致的。
2.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从通俗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
(1)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有两种
①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相应的归因方式为内控型;
②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任务难度等,相应的归因方式为外控型。
(2)归因时人们常使用两个原则
①共变原则,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人们就可能把结果归因于该原因;
②排除原则,指如果内外因中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人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3.韦纳的归因理论(三维归因理论)
韦纳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
(1)他把归因的维度划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三个维度。
(2)归因的内外源维度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稳定性维度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可控性维度影响个体今后努力学习的行为。
(3)若新结果和过去结果不同,常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若一致则归因于稳定的因素。
韦纳的理论最引人注目的是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因于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与认知反映(自豪或羞耻)。
4.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凯利借鉴了海德的共变原则,提出了自己的三维归因理论。
(1)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为三个方面:行动者、刺激物,以及环境背景。
(2)归因时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
①一致性信息——其他人也如此吗?
②一贯性信息——这个人经常如此吗?
③独特性信息——是否此人只对这个刺激以及这种方式反映,而不对其他刺激有同样的反应?
凯利还指出,在归因过程中,人们会使用到的另外一个原则,即折扣原则: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
5.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试图解释在什么条件下人们可以把事件归因于他人的内在特质,即人格、态度、心情等。
想要把行为归因于内在品质,需要两个条件:
①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
②行为的自由选择性,如果一个人是自由选择的,而不是在外界强大的压力之下做出的行为,人们也会认为他的行为代表了他的内心。
6.阿伯拉姆森的归因风格理论
阿伯拉姆森提出抑郁型和乐观型两种归因风格,并将它们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前者把消极的事情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的因素上,把积极的事情归因为外部的、不稳定的和局部的因素上,所以常从消极的方面去解释生活和理解他人,而乐观型归因风格正好相反。
(四)归因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又称主要归因错误,是指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个性特征,低估了情景的作用。
产生基本归因错误的原因:
(1)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所以更多地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行为的影响;
(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所以人们把原因归于行动者,而忽略情境背景。
2.自我服务偏差
自我服务偏差又称自利偏差,是指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对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自我服务偏差往往随自我卷人的深浅而不同,自我卷入越深,自我服务的程度越高。
产生自我服务偏差的原因:
(1)自己在活动中的作用和贡献更容易被注意;
(2)回忆自己的作用和贡献比回忆别人的要容易,因此会觉得自己做得比别人多;
(3)接受信息的差异可能导致我们认为自己的作用大;
(4)某些动力因素的存在促进了自利偏差;
(5)印象管理理论:人们总是试图创造一个特殊的、良好的印象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评价。当别人问原因时,人们会尽量让对方相信,成功完全是由于自己本身,而失败则不能怪自己,如此才能使对方给自己较高的评价。
3.活动者——观察者效应
活动者——观察者效应(actor-observer effect)是指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而观察者则会更多地把成功归因于情境,把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产生活动者一观察者效应的原因:
(1)行动者和观察者的着眼点不同
行动者很难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深人的、直接的观察,而由于外在的情境因素很容易观察到,它们成为知觉的对象。反过来,观察者则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行动者身上,因此行动者的个人特质就成为主要知觉对象。
(2)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信息来源不同
行动者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比较了解,而且行动者可能对自己当时的情绪状态、态度和能力非常清楚,于是行动者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某些短暂的因素。而观察者对行动者当时的状态和过去的行为方式不是很了解,他们就会假定行动者当前的行为和过去的行为方式是一致的,因此会归因于内在因素。
4.自我贬损
自我贬损是指为了解释自己的失败,行为者还可能用各种消极的方法来逃避个人的责任。史密斯认为自我贬损可以使失败者不必面对自己缺乏某种优良特质的难题,这也是自我服务偏差的一种。
5.习得性无助
塞利格曼认为习得性无助是指在不断地受到挫折后,感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破罐子破摔。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典型的归因偏差,还有性别导致的动机、观念、环境等归因偏差。此外,当涉及个人利益时,也会导致归因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