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预约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2022-08-31 14:13:36 来源:天任考研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教育(见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班级授课制

【答】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同一班级的学生学习内容和进度必须一致。班级授课制最大的优点是教学效率高,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但是最大的缺点是很难顾及班级内的个性化差异。

3.榜样法

【答】榜样法是德育的方法之一,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运用榜样法的要求有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自身修养。

4.校长负责制

【答】校长负责制是指校长受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委托,在党支部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下,对学校进行全面领导和负责的制度。在这一领导体制中,校长是学校行政系统的最高决策者和指挥者,是学校的法人代表。他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在校长负责制中,要明确校长的权力与责任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

5.接受学习

【答】接受学习是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教师将知识作为定论,以系统组织的形式讲解给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学习的内容大多是现成的、已有定论的、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一些抽象的概念、命题、规则等。在奥苏伯尔看来,任何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如果教师讲授恰当,并不一定会导致学生机械地接受学习。

6.心智技能

【答】心智技能指人脑借助内部语言,以简缩的形式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即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它具有三个特点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执行的内潜性和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1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教育将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教育也就有了保存文化的功能。

2)传播、交流与丰富文化的功能(教育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功能。教育作为传播、交流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最积极、最有效的,也就有了丰富文化的功能。

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意味着价值的取舍与认知意向的转变,并且是为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学校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

4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教育通过创造新的思想与观念,发展社会科学技术,以及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对社会文化进行创造与更新。

2.简述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答】1)目标设计。在目标的选定上应确立综合发展的要求,自觉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具体化。

2起点设计。学习者分析通常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学习者当前的状态和学习者的特征。学习者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构成了学习需要。

3)内容设计。设计者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来选择、组织教学内容。

4)方法和媒体设计。在教学方法上,既要考虑如何教给学习者已经概括了的社会基本经验,又要考虑能够使学习者有效地获得这些经验的方法。在选择教学媒介时,设计者需要考虑学习情境的特征、媒体的物质属性等因素。

5)评价设计。教学评价应该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学习者通过教学评价来审视自己,对后续的学习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

6)结构设计。设计者在对教学结构进行决策时应体现科学性、整体性、协调性的理念。上述各程序并不是直线式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教学系统。

3.简述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2013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4.简述杜威的教育目的论。

【答】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儿童的生长,也叫作教育无目的论。

1)杜威认为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即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他反对那种普遍性的终极目的,而强调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中的具体目的。当然只强调教育过程而抛开社会影响来讲教育目的,这是片面的。

2)教育的社会性目的是民主,为社会进步服务,为民主制度完善服务。杜威认为,过程以内的目的并不否定教育的社会作用和社会目的。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工具。而教育的社会目的就是改造社会、完善民主。民主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要求。

三、论述

1.论述教育过程中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答】智力因素主要指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兴趣、动机、需要、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因素。二者是密切联系的。

1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智力因素是非智力因素的基础,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学生的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是在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离开掌握知识的智力活动,非智力活动很难发展。反之,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习动机的强弱、意志品质的持久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智力水平大致相同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存在差异的原因就在于非智力因素的不同。

2)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一方面通过改进教学本身,使教学内容和过程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知识性,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以便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其能自觉地按教学要求调节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积极地进行智力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

3防止忽视智力活动或忽视非智力活动的偏向。

2.论述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答】1致良知与教育作用。

王守仁认为心即理。教育的作用在于除掉物欲对良知的昏蔽,以求明其心。这就是说教育是致良知或者是学以去其昏蔽的过程。王守仁认为人人都有良知的思想,说明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天赋条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人要自觉去恶为善。

2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

分限是指人的认知发展水平和限度。随人分限所及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要因材施教,起到益精其能的效果第二,对于每个人而言,要循序渐进,教学应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基础,在分限内恰到好处地施教。这一原则承认人的差异,承认教育的作用,把教学和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结合了起来。

3)论教学。

教育内容王守仁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心者均可作为教学内容,六经皆史,读书不能迷信书本,他认为读经的目的是要通过经书的理,来启发自己的良知。

教学方法在修养方法方面,强调事上磨炼,这里的人事

4)论儿童教育。

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及儿童的身心特点,压抑儿童的个性发展。

主张儿童教育应顺应儿童的性情。

教育方法采用”“”“栽培涵养之方

教育内容发挥各门课程多方面的作用,加以综合地运用。

教育程序主张动静搭配、体脑并用,精心安排课程,使儿童既得到道德熏陶,又能学到知识,锻炼身体。

教育原则随人分限所及,教学应量力而行,盈科而进,因材施教。

尽管王守仁进行儿童教育的目的是灌输封建伦理道德,但是他开始主张顺应儿童的性情,依据儿童的接受能力,使儿童在德、智、体、美方面都得到发展。这反映了他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倾向。

3.论述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

【答】1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含义。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一个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当表现为是社会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中的创造者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享用者是有道德和有文化素养的人,是人类文化财富的鉴赏者和细心的保护者是积极的社会活动者、公民是树立于崇高道德基础之上的新家庭的建立者。

2)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途径。

和谐教育就是将人们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活动与自我实现的活动相结合。实施和谐教育主张教育与创造性劳动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教育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

3)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内容。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由体育、德育、智育、劳动教育和美育组成。

体育。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身体健康发展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中的作用,把体育看作健康的重要因素生命活力的源泉。

德育。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中,德育应当居于首位。道德教育应当及早开始,以利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习惯。

智育。智育包括获取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和创造能力,养成脑力劳动的技能,培养对脑力劳动的兴趣和要求,以及对不断充实科学知识和运用科学知识于实践的兴趣和要求。

劳动教育。他认为,劳动教育的任务就是要让劳动渗入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去,使学生在少年时期和青少年早期就对劳动产生兴趣并热爱它。

美育。美育的第一步是要培养学生感知美、领会美的能力,在感知美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4.举例论述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2014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热门好课推荐

MORE

2025考研英语无忧班

时长:468课时


  • 刘晓艳

  • 张超

3000元
已报501人

2025考研数学无忧班

时长:604课时


  • 李永乐

  • 宋浩

4000元
已报198人

2025考研政治无忧班

时长:225.5课时


  • 孔昱力

2000元
已报337人

2025考研管综无忧班

时长:440h


  • 吕建刚

3980元
已报1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