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四、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的研究开始于萨洛维和梅耶发表的《情绪智力》一文。
传播“情绪智力”这个术语,使之被大众所熟知,归功于戈尔曼的《情绪智力》。巴昂主编的《情绪智力手册》的出版,标志着情绪智力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一)概念
情绪智力是指“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利用情感促进思维的能力;理解情感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梅耶和萨洛维)
情绪智力是一种能力,包括认识情绪的意义和它们关系的能力、利用知识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使用情绪促进认知活动的能力。情绪智力是横跨认知系统和情绪系统的操作,这种操作通常是以整体方式进行的。
(二)情绪智力的理论
1.梅耶和萨洛维的情绪智力结构模型
梅耶和萨洛维的情绪理论形成于1990年。1997年, 他们将情绪智力的结构发展为四个维度,形成了情绪智力结构的四维模型。这四个维度分别是:
(1)情绪知觉、评价和表达的能力。
(2)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
(3)理解、分析情绪,运用情绪知识的能力。
(4)对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
2000年他们又参照“智力的信息加工模型”,把情绪智力理解为跨越智力系统和情绪系统的一系列操作,将模型修改为一个整合性的模型。2003年,他们基于1997年的模型提出了多因素情绪智力量表。
2.戈尔曼的情绪胜任力模型
3.巴昂的情绪和社会智力结构模型
4.中国的情绪智力研究
(1)王晓钧认为,将情绪智力内涵看作“情绪的认知结构”更为恰当。他将情绪智力分为四个因素:自我情绪认知能力、社会情绪认知能力、情绪思维能力、情绪成熟监察能力。
(2)张进辅等认为,情绪智力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非认知性心理能力,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五种因素,这些能力又可分为若干层级的成分。
(三)情商
情商(EQ)是“情绪商数”的简称,它代表了一个人的情绪智力的指数。
第一个使用EQ这个名词的人是巴昂,他1988年编制了一份测量EQ的问卷(EQ- i)。
1995年,戈尔曼出版《情绪智力》一书,让EQ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戈尔曼认为,“情商”是个体的重要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品质。戈尔曼针对职场的工作表现,提出了工作EQ的架构,共有4大项,18小项:
1.自我觉察
(1)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变化:解读自己的情绪,认识到情绪的影响。
(2)精确的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3)自信:掌控自身的价值及能力。
2.自我管理
(4)情绪自制力:能够克制冲动及矛盾的情绪。
(5)坦诚:展现出诚实及正直,值得信赖。
(6)适应力:弹性强,可以适应变动的环境或克服障碍。
(7)成就动机:具备提升能力的强烈动机,追求卓越的表现。
(8)冲劲:随时准备采取行动,抓住机会。
3.社交察觉
(9)同理心:感受到其他人的情绪,了解别人的观点,积极关心他人。
(10)团体意识:解读团体趋势、决策网络及政治运作。
(11)服务:感知到客户及其他服务对象的需求,并有能力加以满足。
4.人际关系管理
(12)领导能力:以独到的愿景来引导及激励他人。
(13)影响力:能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
(14)发展其他人的能力:透过回馈及教导来提升别人的能力。
(15)引发改变:能激发新的做法。
(16)冲突管理:减少意见向左,协调出共识的能力。
(17)建立联系:培养及维持人脉。
(18)团队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懂得团队运作模式。
如果个体在此18项中占5-6项,且平均分布在4个大项中,那么他的EQ就很突出。
要测量工作EQ,目前比较广泛使用的量表是情绪胜任力量表(ECI),总共110个题目。该问卷收集资料的方法也很特别,不仅问当事人,也要问他的上司、下属和同事,这样做会使结果更加客观和准确。
五、智力的发展
(一)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智力发展有一般性的规律,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1.总体趋势
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智力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从三岁到十二三岁,智力发展几乎和年龄等速,以后逐渐呈负加速变化。
2.顶峰时期
总体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峰,但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不同。
3.稳定创造时期
成年期是智力发展的最稳定时期,二十五六岁到四十岁,人们常出现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4.液晶之别
液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趋势,晶体智力一生都在发展。
5.个体差异
智力发展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的时间晚,能力低的发展慢,达到高峰的时间早。
(二)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一般把智商分数在140以上的叫做超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的叫弱智。
2.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这是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早晚的差异。
3.能力结构上的差异
有人富于想象,有人长于记忆;有人有音乐的天赋,有人有美术的天赋等,这些都是由能力结构上的差异造成的。
4.能力的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性别的差异并不表现在一般智力因素上,而是反映在特殊智力因素上,如言语能力、操作能力、数学能力、空间能力上。
(三)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的作用
高尔顿采用家谱分析法证明了遗传因素对于智力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
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相对稳定地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遗传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如感觉器官的特征、四肢及运动器官的特征、脑的形态和结构的特征。遗传因素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
2.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产前环境、早期经验、学校教育等因素。环境因素决定了在遗传决定的范围内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1)产前环境
胎儿出生前的母体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的智力发展有重要影响。
(2)早期经验
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安全感的儿童喜欢探索环境,而探索环境正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3)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校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发展了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遗传和环境之间也有交互的作用。遗传潜势较好的人,能力发展可塑的范围大,环境的影响大;遗传潜势较差的人,他的遗传条件限制了智力发展的可能,环境能够起到的作用也受到限制。另外,社会实践条件和一个人的主观努力也都是在能力形成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3.实践活动的影响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允早就指出“施用累能”,即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如齐国平常的女子都能刺绣,就是因为她们天天看到,时时学习,手自然就熟练了。
他还提出了“科用累能”,即从事不同职业的活动就积累了不同的能力。如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的人,组织领导能力得到发展。
4.人的主观能动性
智力的提高离不开主观努力。如果一个人刻苦努力,坚持不懈,他的智力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