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四)美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随后欧洲殖民者先后入侵美洲,从17至18世纪前期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1775年爆发了北美殖民地人们的抗英战争,1783年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1.17世纪美国教育
北部殖民地居民多是英国的清教徒,教会儿童阅读和培养合格牧师就成了清教教派移民美洲后兴办教育的目的,宗教是教育的灵魂。
南部殖民地虽然比北部开发得早,但直到17世纪末(1693年)オ建立了一所初期为中等水平的“威廉—玛丽学院”,比哈佛学院迟了近六十年。劳动者的子女,只能接受有限的慈善教育和学徒教育。
中部殖民地的移民来自欧洲各地,因此教派林立,民族众多。堂区学校是这一地区教育的主要机构,面向平民子弟,既重宗教教育,也注意读写和计算。中等学校为数很少,更无学院与大学。
评价:
①以移植欧洲教育模式为主,宗教是教育的主要出发点和归宿。
②与殖民地的生活状况紧密联系,呈现出数量少、水平低等明显特点。
③17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资产阶级势力的雄厚,教育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简单的读写教学和古典气息浓厚的少数文法学校都不再满足需要。
2.18世纪美国教育
(1)1751年,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在费城创办了一所文实中学( Academy),它是18世纪中期美国中等教育界的新生事物,是美国中等教育的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该校既对青年施以升大学的预备教育,又教给学生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并且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也招收女生,从而使美国中等教育从完全古典的升学预备性的文法学校向实际生活迈进了一大步。
(2)从1725年开始,为解决农村儿童的受教育问题,马萨诸塞殖民地开始在镇周围的乡村设若干教学点,各教学点附近的儿童定时集中,由市镇学校的教师去各教学点巡回上课。后来又在各教学点所在区域采取了独立办学的做法,即巡回学校,它也是“学区制”的萌芽。
(3)1789年,马萨诸塞州颁布法令赋予学区与市镇同样的办学权,学区制度从此得以确立。
3.建国初期的教育
(1)建国初期,由于宪法修正案承认宗教信仰的自由,鼓励了城市中各派教会的办学热情,教会学校大为增加。
(2)在中等教育方面,文法学校依然是美国中等教育的主要机构,它因接受各种资助而兴盛起来。文实中学已有取代文法学校的趋势,后者的数量逐年减少。
(3)在高等教育方面,发展速度更快且出现了州立大学,私人或教会已不是兴办大学的唯一力量。
4.19世纪美国教育
(1)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
①学区制的兴衰。学区制产生于殖民地时期,这时的学区是个民间机构。到了19世纪中期,各州纷纷针对学区制进行改革。主要采取两种施:一是削弱学区的职权,有些州通过法令剥夺学区聘用教师、确定课本等权利;二是合并学区,把许多农村地区过小的学区合并为大学区。
②州教育领导体制的建立。美国教育管理实行地方分权,教育的管理权主要在州一级的政府。这种体制是在19世纪逐渐建立起来的。真正对州教育管理体制起关键性影响的是1837年马萨诸塞州设立的州教育委员会,首任秘书贺拉斯·曼被称为州教育领导体制的首创者。
州教育领导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美国公共教育制度的发展,并在弥补学区制带来的各自为政、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的缺陷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③联邦教育机构。南北战争前,联邦政府没有设立教育管理机构,无权干涉各州的教育事务。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州的差距也愈益明显。1867年,国会议员加菲尔德在国会提议设立教育署,负责收集各州和各地方教育发展的统计材料,以便交流全国教育组织领导、学制和教学方面的情报。这一提案获得通过。此后,它的名称虽几经更改,但这一传统却沿袭下来。
(2)初等教育
19世纪初期,美国初等教育发展缓慢,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合格师资欠缺,导生制盛行,难以满足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
贺拉斯·曼与巴纳德等人倡导公立学校运动,建立地方税收制度,兴办公立小学,实行强迫入学和免费教育制度。它促进了美国初等教育的发展。
(3)中等教育
19世纪,实施中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为文实中学与公立中学。
①文实中学。由富兰克林于1751年在费城首创,但此类中学一直发展缓慢,进入19世纪后文实中学才得以大规模发展起来,此后,文实中学成为美国主要中学类型。
就教育职能与性质而言,文实中学分为三种类型:兼有升学与就业两种职能的文实中学、具有专科性质的文实中学和职业性文实中学。三类文实中学表现出一些不同于拉丁文法学校的共同特征,例如开设各种适应经济、政治发展需要的学科,采用现代语教学,男女合校,为就业做准备等。
它的出现与发展在促进美国中等教育由古典向现代转变,扩大美国中等教育机会,以及确保美国中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诸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②公立中学。1821年,美国第一所公立中学出现于波士顿。南北战争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公立中学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社会需要和物质需要,公立中学得以快速发展。
公立中学注重切合社会实际需要,重视英语、数学、自然科学与现代语言的教学。
它的出现与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公立教育运动在中等教育领域内的延伸,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中等教育的机会。
(4)高等教育
①《莫雷尔法》。1862年,林肯总统批准了《莫雷尔法》。该法规定,联邦政府按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拨给每位议员三万英亩土地,各州应将赠地收入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大多数州都将赠地收入用来创办农工学校或在原有的大学内附设农工学院。
农工学院的发展开创了高等教育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改变了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在《莫雷尔法》的影响下,美国州立农工学院兴起,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成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特性。
该法案通过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一些著名学府如麻省理工学院、伊利诺伊工业大学、康纳尔大学、田纳西大学、马里兰大学、特拉华大学、爱达荷大学、缅因大学、夏威夷大学等等都受惠于莫里尔法案,据统计,到1896年时美国赠地学院已发展为69所。
②特点。在办学形式上,以私立为主,公、私并重,出现了公、私立大学或学院并行发展的局面。但就数量而言,私立学院仍占绝对多数。在办学规模上,18世纪与19世纪的美国大学或学院规模都很小。
在学校类型上,新兴农工学院的发展促使美国高等教育更加重视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确立了美国高等教育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要联系不够密切的状况。
研究型大学的创办则使得美国高等学校类型进一步多样化。19世纪初期,大批美国人赴德留学或考察。这批学者回国后,纷纷按照德国的大学理念创办大学,即赋予大学科学研究的职能。
1876年以德国大学为模式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成立,这是一所以科研和培养研究生为主的新型大学,它的创办促进了美国现代大学的发展和研究型大学的建立。
同时,另有一些著名私立大学仿照霍普金斯大学建立起来,克拉克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据统计,1900年时美国开设研究生课程的大学已达150所。
(五)俄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1.17-18世纪俄国教育
1786年颁布的《俄罗斯帝国国民学校章程》是俄国政府历史上发布最早的有关国民教育制度的法令。
(1)内容
①规定各地设国民学校,由当地政府领导,聘请校长进行管理。经费由当地政府、贵族、商人共同负担。
②在县设置两年制的免费初级国民学校;在省城设置五年制的免费中心国民学校,也可同时设初级国民学校。
③对师生的品德、教学乃至日常生活及宗教信仰提出严格的要求,但学生可以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
(2)评价
这是俄国历史上发布最早的有关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法令,标志着俄国教育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开端。由于该法令的实施,初等、中等教育被忽视和缺乏学校教育的情况有所改变,从而对俄国近代教育发展,特别是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该章程并没有涉及农村地区的教育。
2.19世纪俄国教育
(1)19世纪初期。1804年实施《大学附属学校章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学校体系和管理体制。
内容:
规定全国分为六大学区,每一学区设立一所大学以培养国家官吏。大学享有教学、结社、出版、集会、校长选举等自治权,并承担管理本学区各级普通学校的职责。大学之下附设各级普通学校,具体包括堂区学校、县立学校和文科中学。各级学校免收学费,学校招生不受学生出身和宗教信仰的限制,教学内容注重自然科学知识教育。
评价:
这个法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经济发展的需要,带有民主色彩,但并未得到彻底实施。
(2)19世纪60年代
①初等教育。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一系列学制改革法令,主要是1860年颁布的《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章程》,1863年6月颁布实施的《俄罗斯帝国大学章程》,1864年7月颁布的《初等国民教育章程》及1864年11月颁布的《文科中学和中学预备学校章程》。
《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章程》。首次规定建立女子学校。
《俄罗斯帝国大学章程》。较大程度上恢复了大学的自治权,并规定大学的校长、副校长、系主任和教授均经选举产生,且都享有较大的学术自由。
《初等国民教育章程》。赋予政府、地方自治机构、社会团体和私人开办学校的权利,所办学校招收社会各阶层儿童,学制三年;实施男女同校教育,接受女子担任教学工作;设立省学校委员会及县学校委员会,管理初等学校;确定初等学校的教学内容为神学、读、写、算;教会学校自成体系,教会人士有当然的任教资格。
②中等教育。(文科中学和中学预备学校章程):中学分古典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两种,学制为七年;古典文科中学毕业生可进入任何类型的高等学校,实科中学毕业生则进入高等专科学校学习;鼓励教师采用新型教学方法,反对体罚。
上述各项教育法案的颁布与实施,使各级教育均有一定程度发展,但未能使俄国教育发生实质性的改变,19世纪60年代后期俄国教育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倒退。
(3)评价
19世纪俄国教育发展道路充满曲折,尽管统治阶级在改革和进步的潮流面前采取了一些进步的教育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这种改革有限,未能使俄国教育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且还出现一系列的反复与倒退。
(六)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
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之后,由明治天皇实行明治维新。在教育方面,一方面颁布诸多教育法令,建立了近代国家教育制度,另一方面推动了日本教育逐渐向军国主义的方向靠拢,为此后日本教育的军国主义化奠定了制度、意识形态和法律等基础。
1.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1)明治初期(1867-1889)
①管理机构和教育制度的建立
1871年,明治政府在中央设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并兼管宗教事务。
1872年颁布的《学制令》进一步确立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中央集权式的大学区制。该文件对学校教育的有关事项作了全面规定,是一个庞大的国民教育计划。
②初等教育的普及
1872年《学制令》颁布后,国家开始采取措施和强制性手段来发展初等教育,不仅广设小学,还规定入学年龄、学习年限和学习科目,并要求各府县积极筹建,以此推动了初等学校教育的制度化和普及化。
③高等教育的兴办
1877年的成立的东京大学,是日本近代教育的最高学府,下设法、理、文、医四个学部。它的成立标志新大学创办的开端。
④专门教育的创建
出于时政需要,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众多的专门学校,并以医学校、法律学校和外国语学校为最盛。其中,外国语学校作为培养翻译人员和升学所需的专门学校,备受文部省和各府县的重视,成为明治初期发展的重点。
另外,文部省同样重视师范学校的建立,认为这是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1972年5月,日本最早的师范学校——东京师范学校建立。1873年之后,各地广设师范学校,为师资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明治后期(1889-1912)
1886年,在文部省大臣森有礼的主持下,明治政府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帝国大学令》及《师范学校令》,总称为《学校令》。该法令体现了国家主义教育思想,重视培养国家观念和忠君爱国的道德品质,也为此后教育军国主义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①《小学校令》
1886年颁布的《小学校令》,规定初等教育年限为八年,分两个阶段实施。相比之下,其表现得更加务实。主要内容:
前4年为寻常小学阶段,实施义务教育;后4年为高等小学阶段,实施收费制。同时在一些贫困地区设三年制简易小学。在课程设置上,小学一般开设修身、国语、作文、算术、几何、物理初步、化学、史地知识、体操、图画及唱歌等课程。高等小学则在常设科目之外,加设一至两门外国语课程。除注重知识传授之外,日本政府还注重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灌输忠孝意识、军国主义思想及神道观念。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初等教育获得快速发展。
2.《中学校令》
《中学校令》的颁布,进一步规范了中等教育的发展。具体内容:
中学承担实业教育及为学生升入高等学校做准备的基础教育两大任务;中学类型分为寻常中学与高等中学两类,前者修业五年,由地方设置及管理,每府县设立一所,属普通教育学校;后者修业两年,每学区设一所,属大学预科性质,直接接受文部大臣的领导。
在课程设置上,寻常中学一般开设修身、国语、数学、物理、化学、矿物、农业知识、第一外国语(英语)、第二外国语(德语或法语)、图画、唱歌及体操等课程。高等中学担负着为学生接受大学教育做准备的重任,因而实施分科教育,常设文、法、理、医、农五科。1894年高等中学易名为高等学校,专业分科教育性质更为显著。
③《帝国大学令》
《帝国大学令》改东京大学为帝国大学,明确其任务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讲授学术及技术理论,研究学术及技术的奥秘,培养大批管理干部及科技人才”。在内部组织上,帝国大学由大学院及分科大学组成。大学院侧重于学术和科学研究,分科大学则侧重于专门知识传授。它为日本工业化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④《师范学校令》
《师范学校令》为日本师范教育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它将师范学校分为寻常师范学校与高等师范学校两类。寻常师范学校由地方设立,招收小学毕业生,主要为公立小学培养教师和校长;高等师范学校由国家设立,招收寻常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主要为寻常师范学校培养教师和校长。《师范学校令》要求师范学校必须以“培养教员应有的品德和学识”,使教员具有“顺良、信爱、威重的气质”为己任。
⑤《教育敕语》
1890年,颁布《教育敕语》以维护日本天皇制国家主义,向日本人民灌输尊君爱国的封建思想。其重申忠孝为日本国体之精华、日本教育之渊源。
它的颁布,表明日本教育开始把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与日本民族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反映了日本政府统一思想和规范教育的要求。从此,日本各级教育的发展被纳入以强调民族主义和加强国家对教育控制的轨道。
⑥职业教育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产业革命的进展,以及侵略战争的实际需要,日本政府日益重视职业教育和专科教育的发展。
1899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实业学校令》,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专科学校对高水平技术人才的培养。此后不久,文部省对各类实业学校的管理、课程、入学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健全了中等职业教育制度;同时还将一些较好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升格为高等职业教育机构。
1903年,日本政府颁布了《专门学校令》,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进行了分类,形成了初等、中等和高等三级职业技术学校体系,使得教育进一步向近代化、军国化方向发展。
2.军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1)1926年,日本裕仁天皇即位后重视民族精神教育和道德教育,大肆鼓吹军国主义和对外扩张的思想,日本教育开始军国主义化。
(2)主要表现在:①加强对师生民主进步运动的控制和镇压;②加强教育的军国主义内容;③军事训练学校化和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