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预约

《外国教育史》第六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2022-08-25 18:10:50 来源:天任考研  

《外国教育史》第六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六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两大重要成就,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欧洲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向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可分为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三种类型。

(一)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

1.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人文主义教育具有两重性,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人本主义

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人的力量和价值被充分肯定。

2古典主义

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具有古典性质,但这种古典主义绝非纯粹的复古,实则含有古为今用、托古改制的内涵,尽管它也具有局限性,然而在当时是进步的。

3世俗性

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洋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这是人文主义教育与教会教育的根本区别。

4宗教性。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希冀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

5贵族性。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延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

2.人文主义教育的影响和贡献

尽管人文主义依旧倡导神学的地位,但却体现了人的价值,涤荡了中世纪教育的阴霾,展现出新时代教育的灿烂曙光,开创了欧洲近代教育之先河。主要表现为

1教育内容发生变化。对古希腊罗马的热情使其知识和学科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得美育和体育复兴并关注自然知识的学习。

2教育职能发生变化。从训练、束缚自己服从上帝到使人更好地欣赏、创造和履行所赋于人的职责。

3教育价值观发生变化。重新发现人,重新确立了人的地位,强调人性的高贵,复兴了古希腊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4复兴了古典的教育理想。形成了全面和谐发展的完人的教育观念,从中世纪培养教士的目标转向文艺复兴培养绅士的目标。

5复兴了自由教育的传统。教育推崇理性,复兴古希腊的自由教育。

6兴起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用自然来取代《圣经》,按照人的天性去生活,按照人的需求和本性设置课程,尊重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欲望和天性,出现了直观、游戏、野外活动等教育的新方法。

7出现了新道德教育观。以原罪论为中心的道德教育已开始解体,人道主义、乐观、积极向上、热爱自由、追求平等和合理的享乐等新的道德观在人文主义的学校中开始取代天主教会的道德观。尊重儿童,反对体罚,已成为某些教育家的强烈要求。

8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及共产主义的教育思想。在某些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中,首次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以及成人教育的思想。

(二)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与北欧人文主义教育的比较

1.不同点

1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具有较强的世俗性,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则十分强调虔诚与道德的价值。

意大利的学校自古罗马时代世俗气息就较为浓厚,中世纪以来的大学和城市学校也多受世俗力量控制;而北欧的宗教势力较为强大,且北欧人文主义者多从宗教团体共同生活兄弟会接受教育,二者之间的这种差异即源于此。

2因政治背景不同导致教育的政治功能不同。意大利在文艺复兴前期实行共和制,共和政体要求培养富于自由、平等精神的公民;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家崇尚君主制,把治理国家的希望寄托于君主和朝臣等人进行何种教育。

2.共同点

1古典科目构成人文主义课程的基础和主体。

2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重视治人治世之学,力图通过教育改造社会,自然科学研究尚未得到重视。

3重视古典语言,漠视本民族语言教学,本族语在教育中地位很低。

4早期人文主义者后来走向了形式主义。这一点在意大利表现明显,北欧人文主义者虽然反对西塞罗主义,但由于受到宗教改革的冲击,很快被新教教育的形式主义所取代,因此,二者都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二、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一)新教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马丁路德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路德的宗教与政治主张

主张因信称义;

主张众信徒皆教士;

主张政教分离。

2路德派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首要目的是使人虔信上帝,使灵魂得救,具有宗教性;强调教育的世俗性目的,认为兴办学校不仅益于教会,也利于国家。

教育原则。教育权由国家而不是由教会掌握,由国家掌握教育事业的管理职能,负责开办学校、提供经费、任命教师。由国家推行普及义务教育。每一个儿童,不分男女贫富都应受到教育,教育应在所有等级的儿童中普及。

教育内容。初等学校教育内容以宗教为主,《圣经》是主要的学习科目,辅之以读、写、算、音乐、历史、体育等科目。

教学方法。要求废除体罚,满足儿童的求知和活动的兴趣,主张用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

3路德派的教育实践

斯图谟把三所旧的拉丁中学改造为一所新教性质的中学,在教育中强调教育的宗教性目的,教学内容以古典拉丁文、希腊文为主。

在梅兰克顿、斯图谟、布根哈根等人的推动下,路德关于实施义务教育、国家管理学校以及建立学校新体制的主张,在1617世纪的德意志各邦得到了初步实现。

2.加尔文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作为一个人文主义学者,加尔文重视人文学科的价值;重视教育对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的意义。

2加尔文提出普及、免费教育的主张,要求国家开办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使所有儿童都有机会受到教育,学习基督教教义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

3加尔文和路德都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与路德不同的是,加尔文亲自领导了日内瓦城普及、免费教育的实践。

3.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

1英国教会对教师的言行、宗教信仰进行严格监督。

2宗教教育依国教精神有所改变,而学校教学内容依旧以古典主义为主。

3加强英语教学。这体现了民族意识的崛起,体现了教育与生活联系的日益加强。

(二)天主教教育与耶稣学校

出于培养精英以控制未来的统治阶层的考虑,耶稣会学校集中全力于中等和高等教育方面而不重视初等教育。

1.学校设置

耶稣会设立的学校统称为学院,其中初级部5-6年,相当于中等教育和大学预科,学习内容以拉丁语、古典文学等人文学科为主,意在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高级部即哲学部和神学部属高等教育。

2.组织管理

以《耶稣会章程》和《教学大全》这两个纲领性文件为标准和尺度,进行学校的组织管理活动。

3.教学方式

提倡温和纪律、爱的管理和亲密的师生关系。重视师资的培养和训练;采用寄宿制和全日制。学生因能力水平的不同分别被编入不同班级,教学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具体使用讲授、阅读、写作、背诵、辩论、练习、考试、竞赛等方法,很少使用体罚,即便偶尔使用,也要由校工而不是教师来执行。

三、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三种教育类型的比较

(一)相同点

1宗教性:主张信仰上帝。尽管程度不一,但都强调信仰上帝。

2古典性:重视古典人文学科。三者都强调了古希腊古典学科的地位,并将其作为基本的教学内容。

3人文性:体现人的价值。虽然天主教教育本质上是为了复辟,但它依然和人文主义、新教教育一样,倡导温和的教育方法和爱的教育,重视人的价值。

4世俗性:促进教育的普及化。三者在不同程度上肯定了教育的作用,并扩大了教育范围和教育对象。

(二)不同点

1性质。人文主义教育和天主教教育具有贵族性质,而新教教育具有较强的群众性和普及性。

2服务的对象。人文主义教育为贵族服务,天主教教育为天主教服务,新教教育为新教服务。

3影响。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高于人文主义,它拉开了教育走向国家化、世俗化和普及化的序幕。


热门好课推荐

MORE

2025考研英语无忧班

时长:468课时


  • 刘晓艳

  • 张超

3000元
已报501人

2025考研数学无忧班

时长:604课时


  • 李永乐

  • 宋浩

4000元
已报198人

2025考研政治无忧班

时长:225.5课时


  • 孔昱力

2000元
已报337人

2025考研管综无忧班

时长:440h


  • 吕建刚

3980元
已报1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