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它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之中。人们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需要对它进行研究,总结教育经验,认识教育规律。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的学问,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因此,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但又并非所有的教育现象都能构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只有那些有价值的、能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才能构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研究教育问题和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探讨教育价值与教育艺术。
1.揭示教育规律,即促进教育知识的增长、提供对于教育问题新的更有效的解释。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
2.指导教育实践,即通过对教育规律的揭示和对教育问题的探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进而成为沟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
3.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即教育学是对日常教育经验的一种理性反思和历史性超越,教师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教育经验,并将其纳入到教育科学认识的架构之中加以解释和理解。
题:【311-2010-1】根究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 A.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 B.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理想 C.揭示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 D.研究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古代经典中,阐述孔子教育思想的《论语》、论述孟子教育思想的《孟子》、曾子的《大学》、子思的《中庸》、乐正克的《学记》、韩愈的《师说》等,都蕴含了圣贤哲人独到的教育学思想。其中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比国外最早的教育著作——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家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还早三百多年。
西方教育学萌芽主要体现在:希腊三哲的教育思想,如柏拉图的《理想国》等著作。其中,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家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又称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它既是一部修辞学教程,又是一部教学法论著。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
1.教育思想没有从哲学或政治体系中分化出来;
2.尽管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们总结和概括出不少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但仍停留在经验描述和总结上,抽象概括能力比较低;
3.教育思想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4.教育论述多以论文形式出现。
题:【666西南大学-2017】我国最早一篇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_____。 |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是指教育学开始从庞大的哲学体系中分解出来,初步成为一门原始形态的、相对独立的学科和领域。而教育学最初从哲学和其他人文学科中分化出来,逐渐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
1623年,英国科学家培根在其《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中,结合他对科学的分类,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问世,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1776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徳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首次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1806年,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是现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它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
(1)在研究对象上,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2)在使用概念和范畴上,有了专门的教育概念;
(3)在研究方法上,有了教育学专门的研究方法;
(4)在研究结果上,有了专门的教育学著作;
(5)在组织机构上,有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题:【311-2015-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类比 B.哲学思辨 C.经验描述 D.科学实验 |
三、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20世纪是教育学迅速成长和发展的时期。在赫尔巴特创立的教育理论基础之上,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学派别,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著作。
(一)教育学流派
1.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实验教育学》)。
基本观点:
(1)反对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思辨的教育学;
(2)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
(3)把教育实验分为提出假设、进行试验和论证三个基本阶段;
(4)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评价:
(1)优点:提倡定量的研究方法,使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极大地推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2)局限性:当他们把科学的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有效方法时,就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迷途,受到文化教育学的批评。
2.文化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利特(《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等人。
基本观点:
(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历史;
(2)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3)教育研究要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
(4)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完整的人格。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和“唤醒”,要发挥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评价:
(1)优点:文化教育学深刻地影响了德国乃至世界20世纪的教育学发展,在教育的本质等方面都能给人以许多启发。
(2)局限性:思辨气息很浓,对很多问题的论述带有很强的哲学色彩。另外,文化教育学过分夸大了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相对性,忽视了教育中客观规律的存在。
3.实用主义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在批判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等。
基本观点:
(1)教育即生活,教育要与当前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2)教育即经验,课程组织要以学生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3)学校即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
(4)教育即生长,教育的目的只是促进人本身的生长,教学过程应该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5)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不是领导者;
评价:
(1)优点: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是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批判,从传统的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儿童、兴趣和活动为中心,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2)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这是20世纪以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现代教育问题的一种教育流派。产生于苏联,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是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专著。此外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主要有凯洛夫的《教育学》和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后者是我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基本观点:
(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
(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5)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6)教育一方面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它们。
评价:
(1)优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
(2)局限性:在现实运用中往往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政治化。
5.批判教育学
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和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阿普尔(《教育与权力》)和法国的布迪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等。
主要观点:
(1)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不是一种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维护现实社会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
(2)社会大众已经对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丧失了“意识”,将其看作是一种自然的事,而不是某些利益集团故意制造的结果;
(3)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正常的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要素敏感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从而积极地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
(4)教育现象不是中立、客观的,而是充满着利益纷争,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而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评价:
(1)优点:批判教育学具有很强的战斗性、批判性和解放理论。它批判霸权主义,培育民主对话的环境,致力于把人类从压迫中解放出来。
(2)局限性:批判教育学陷入了晦涩空泛的批判性话语之中,缺乏实践取向。
6.制度教育学
制度教育学是法国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有乌里和瓦斯凯。
主要观点:
(1)教育学应该首先研究教育制度,阐明制度对于教育情境中的个体行为的影响;
(2)教育中的官僚主义、师生与行政人员间的隔离主要是由教育制度造成的;
(3)教育制度的分析不仅要分析那些显在的制度,如教育组织的制度、学生生活制度等,而且还要分析那些隐性的制度,如学校的建筑、技术手段的运用等。
评价:
(1)优点:制度教育学关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重视教育外部环境特别是制度问题对教育的影响,促进了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2)局限性:由于制度教育学过分依赖制度分析理论来分析制度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片面性。
题:【311-2009-1】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创立的教育学说是(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科学教育学 |
题:【311-2014-1】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展、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派是( )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
题:【311-2017-1】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 )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批判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文化教育学 |
题:【311-2018-1】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立场与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流派是(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元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