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预约

2026年教育硕士-教育学原理:学校教育的作用

2025-03-31 16:58:52 来源:天任考研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年教育硕士-教育学原理:学校教育的作用”相关内容,为教育学专硕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333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点击领取教育专硕备考资料

  现实生活中的人,既是社会的人,又是个体的人。人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个体的社会化,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表现为个性,满足一个人成为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个人的需要。因此,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就表现为教育对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的促进作用。

  1.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形成

  个性是人们在生理、心理、社会性等诸方面的一系列稳定特点的综合,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

  个性化是一个尊重差异性的求异过程,它反映的不是对社会的适应,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变革和创造,个性化的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形成。个性化是一个尊重差异的求异过程,你能成为你,别人能成为别人,和他人之间都是由差异性的。

  (1)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教育可以改变促进人们的意识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如,婴儿刚出生一无所知,但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知道尊老爱幼等中华名族的美德,这就是主体意识的形成。少儿通过后期不断的培养和训练,知道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学习新的技能等各方面的能力发展。

  (2)推动个体差异性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学校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开发出学生的潜能,找到学生的优势和特长,最终使得学生学有所长。

  (3)培养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创造性是个性的核心品质。当然创造性并非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而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如科学家发明新技术,研发新产品,他有他的独特性,还考虑到了社会需求的同时,为了人更好的、便捷的生活,也是具有社会价值。

  2.个体的社会化

  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情感、知识、技能和信仰结构的人。即个体通过学校教育的学习,能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进行内化,从而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这是个体从自然生物体到社会活动主体的一个变化。

  (1)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

  通过教育,个体能将外化的社会观念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

  (2)培养个体智力和能力的社会化

  个体智力和能力的社会化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增强能力,从而更好的加速个体的社会化。

  (3)培养个体职业的意识

  所谓的社会人,最终要回归社会,不管参与什么职业,都要职业化。无论想要从事医生、教师、律师等等。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6年教育硕士-教育学原理:学校教育的作用”,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教育学专硕考研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热门好课推荐

MORE

2026考研英语无忧班

时长:468课时


  • 刘晓艳

  • 张超

3000元
已报501人

2026考研数学无忧班

时长:604课时


  • 李永乐

  • 宋浩

4000元
已报198人

2026考研政治无忧班

时长:225.5课时


  • 孔昱力

2000元
已报337人

2026考研管综无忧班

时长:440h


  • 吕建刚

3980元
已报1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