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新行为主义”相关内容,为心理学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2026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新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1930~1960左右)
新行为主义产生的原因:
①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孔德、斯宾塞、马赫、阿芬那留斯)
②操作主义的影响
③行为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
④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古斯里********)接近联想行为主义
主要观点:
条件作用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而刺激与反应的接近则是条件作用发生的普遍原则。因此,刺激–反应接近的条件作用原理足以说明人类的学习行为。
(一)研究对象––心理学应该研究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二)学习律
1、学习定律:接近条件作用。他认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是因为刺激与反应的接近(同时性条件作用)。
2、两条附律:
①一个刺激模式在第一次和某一反应配合时就取得了它的全部联系力量,即“一次尝试即建立联系”
②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形成联结,一组刺激与一组反应形成联结,而一组刺激发生时所联系的最终动作(最接近动作)将会在这组刺激再次出现时发生。
(三)练习观
练习的效果表现在反应与众多的情境刺激建立了联系,而对于反应与某一特定的刺激的联系来说,一次接近就足够了。
(四)遗忘(消退)
古斯里认为,遗忘是因为缺乏重复,导致刺激反应的联结的减弱,是已有的线索不能唤起先前出现过的反应。
(五)强化观
假设有这样一条行为链,刺激–反应(刺激)–反应(刺激)……反应(即最终行为)–奖赏,在这里,奖赏总是在最终行为之后,它的作用在于保护最终行为,使得引起它的刺激不至于与其他的行为或反应形成新的联结,从而抑制已有的最终行为。
1、奖赏是安排在某一反应之后,使受奖赏之前的刺激–反应的联结没有机会受到破坏以至形成新的、不要的联结
2、惩罚则是在原有的刺激–反应之后,安排一个厌恶性刺激,此厌恶性刺激所激起的反应使得有机体逃脱原有的刺激情境。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6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新行为主义”,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考研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