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5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反应时间及其测定方法”相关内容,为心理学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25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反应时间及其测定方法
反应时间是心理实验中使用早、应用广的反应变量之一。反应并不能在给予刺激的同时就发生。反应时间是指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的开始之间的时距。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反应时间,又称反应潜伏期,是指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距。
反应潜伏期中包含着感觉器官、大脑加工、神经传入传出所需的时间以及肌肉效应器反应所需的时间。大脑加工阶段通常耗时多。
不同的人,对相同的刺激反应时间存在差异;同一人在不同环境或不同状态下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时间也不同。
反应时间的测定方法
(一)、反应时间相减法
唐德斯首先提出了用于分析信息加工阶段的反应时间相减法。
逻辑: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作业的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唐德斯A、B、C反应任务:
测量A-反应时间:一个反应仅对应一个刺激,当一个刺激出现时,就立即作出反应,这种反应时间称为简单反应时;
测量B-反应时间:多个反应,各自对应于事先所规定的那个刺激进行反应,此时所测得到反应时间,其中包含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
测量C-反应时间:一个反应,仅对应于多个刺激中的那个事先规定的刺激进行反应,而对其他刺激的呈现不反应。所测得的反应时间,其中包括简单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
计算辨别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可由C-反应时减去A-反应时获得;选择反应时可由B-反应时减去C-反应时而获得。
(二)、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法
斯滕伯格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
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效应分别独立,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目的:证实不同加工阶段的存在,以及辨认它们各自的前后顺序。
(三)、“开窗”试验
“开窗”实验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形式,能够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而且也能比较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如同打开窗户一样,对里面的过程一览无遗。
开窗实验大特点——直接性
开窗实验的经典实验——字母转换实验
(四)、反应时间的速度与准确率
反应时间的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现象。以反应时间作为人类信息加工特性的指标,其逻辑是:心理加工过程的复杂性和反应时间的长短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即一个复杂刺激的加工所需时间较长,而对一个简单刺激的加工时间则要短一些。
反应时间的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现象
反应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现象:实际实验中,被试有时会以牺牲准确率为代价去换取反应速度,有时则会以牺牲反应速度为代价去换取反应准确率,亦即被试能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或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一个权衡反应速度与反应准确率的标准来指导他的反应。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5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反应时间及其测定方法”,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考研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