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门师兄。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著有《韩非子》,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思想。
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著书,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储说》《外储说》《说林》《说难》等著作。在这些文章中,韩非重点宣扬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社会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他面对战国末年新旧势力激烈斗争和诸侯割据的局面,总结了天子弱小而诸侯强大的历史教训,主张建立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在他的著作中,出现像“新圣”“严天子”“王资”“帝王之资”“兼天下”之类的词句就反映了他的这种愿望;而他在《扬权》篇中更明确地指出这种统一的君主集权要做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以统一代替分裂,以集权代替割据。
韩非的法治思想是以进化的历史观作为推行法治的理论基础,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作为奋斗理想和目标,以“以法治国”作为他思想学说的核心,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他观察事物和斗争的武器,它们有机联系,浑然一体,构成了韩非的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真题演练
1.“势”是一个学说强调的观念?( )(2015,四川外国语大学,3)
A. 道家 B. 墨家 C. 儒家 D. 法家
1. 下列人物中,( )不属于儒家学者。(2016,对外经贸大学,9)
A. 董仲舒 B. 韩愈 C. 周敦颐 D. 商鞅
2.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将百家首次划分为( )
A.儒、释、墨、法、道、阴阳六家
B.儒、释、道、兵、法、墨六家
C.法、农、阴阳、名、刑、墨六家
D.儒、墨、名、法、道、阴阳六家
4.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这是( )观点,其主张的治国之道是( )。(2017,对外经贸大学,6)
A. 墨子,兼爱非攻 B. 老子,清静自然,
C. 韩非,刑名法术 D. 庄子,虚静无为。
5.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不蠹”是什么意思?( )(2017,扬州大学,9)
A. 不生虫 B.不衰老 C.不腐烂 D.不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