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热点二:综合哲学唯物论、认识论的富有哲理的古代故事或当前社会现实中热点问题
二、给出一组综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认识论的富有哲理的古代故事或当前社会现实中热点问题的材料,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略)
提问角度1.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具体性的原理,并说明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具体性原理必背得分句:第一句: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第二句: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第三句: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必背得分句:第一句: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在一定的范围内两者的对立是绝对的。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谬误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第二句:真理和谬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和相互转化,是促进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
【拓展知识】真理与价值及其评价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价值评价特点主要有:①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②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③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提问角度2:人与自然(实践)第一句: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实践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第二句: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不能离开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第三句: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提问角度3.人民群众决定历史、人民群众伟大力量(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句: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第二句: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第三句:只要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充分激发广大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我们就一定能够使最广大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不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辉煌。
提问角度4.简述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1)现象与本质。第一句: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第二句:这一原理表明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又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2)必然性与偶然性。第一句: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的趋势。
第二句: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第三句: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拓展知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动力作用、诱导作用、激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