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心理学专硕知识点: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
(一)经典实验:波波玩偶实验
班杜拉(A. Bandura)将3—6岁的儿童分成三组,先让他们观看一个成年男子(榜样人物)对一个像成人那么大小的充气娃娃做出种种攻击性行为,如大声吼叫和拳打脚踢。然后,第一组儿童看到这个“榜样人物”受到另一成年人的表扬和奖励(果汁与糖果);第二组儿童看到这个“榜样人物”受到另一成年人的责打(打一耳光)和训斥(斥之为暴徒);第三组为控制组,只看到“榜样人物”的攻击性行为。
然后把这些儿童一个个单独领到一个房间里去。房间里放着各种玩具,其中包括洋娃娃。在十分钟里,观察并记录他们的行为。结果表明,看到“榜样人物”攻击性行为受到奖励的第一组儿童,在自由玩洋娃娃时模仿攻击性行为的现象相当严重。反之,看到“榜样人物”的攻击性行为受惩罚的第二组儿童,同控制组儿童相比,在他们玩洋娃娃时,攻击性行为显著减少。但是如果他们被告知,模仿电影中的人踢打充气娃娃可得到奖励,他们就会将攻击性行为表现出来。
(二)理论内容
班杜拉发现,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这种学习不要求必须有强化,也不一定产生外显行为,被称为观察学习/替代学习。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以下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1. 注意过程
班杜拉认为,注意过程决定着在大量的榜样影响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的对象,并决定着从正在进行的榜样活动中抽取那些信息。
主要影响因素有:①榜样行为的特征:例如独特简单的活动容易成为观察的对象,榜样越流行,越容易被模仿等;②榜样者的特征:例如榜样在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越相似,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③观察者的特点:例如信息加工能力强的个体倾向于模仿别人。
2. 保持过程
记住他们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所观察的行为在记忆中以符号的形式表征。个体使用两种表征系统—语言和表象。
3. 动作再现过程
复制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的行为。班杜拉认为,个体对榜样行为的再现过程可以划分为:反应的认知组织,反应的发起和监控,以及在信息反馈基础上的精炼。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复制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4. 动机过程
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动机过程包括直接强化(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1)直接强化:即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
(2)替代强化: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同样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如果按照榜样行为去行动会导致有价值的结果,而不会导致无奖励或惩罚的后果,人们倾向于展现这一行为。
(3)自我强化:指个人依据强化原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或生活,每达到一个目标即给予自己一点物质的或精神的酬报,直到最终目标完成。自我强化是较高水平的激励方式。
(三)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班杜拉特别重视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儿童攻击性的社会化是对于被强化的攻击模式的模仿;男女儿童性别品质的发展较多的也是通过社会过程(特别是模仿作用)的学习;自我强化也是社会学习的模式影响的结果;亲社会行为通过呈现适当的模式也能够施加影响。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心理学专硕知识点: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