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 数学讲师
广受学生信赖的“线代王”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法硕考研法理学模拟习题(11)答案”相关内容,为报考法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法硕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第十一章习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参考答案】 D
【解析】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D选项混淆了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概念,因此选择D。
2. 【参考答案】 C
【解析】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公司加班应当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发放加班费,因此属于因违法而造成法律责任。A选项错误。检察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应承担法律责任。B选项错误。乘务员已经尽到了注意的义务,因此不承担法律责任。C选项正确。D选项属于违约,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3. 【参考答案】 A
【解析】 “免责”不同于“无责任”。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无责任”或“不负责任”则是指虽然行为人事实上或形式上违反了法律,但因其不具备法律上应负责任的条件,故不承担法律责任。BCD选项属于“无责任”的情形,不应该选。因此本题选A。
4. 【参考答案】 D
【解析】 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是指法律公正精神在法律责任归责上的具体体现。其含义是指,法律责任的性质和违法行为的性质应当相适应,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应当与违法行为的危害或损害相适应,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还应当与行为人主观恶性相适应。D选项正确。
5. 【参考答案】 A
【解析】 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法律制裁,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剥夺人的生命。A选项错误。
6. 【参考答案】 D
【解析】 罚金是刑事制裁,罚款是行政制裁,在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A选项错误。行政处分属于行政制裁,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形式。B选项错误。民事制裁既可以是财产制裁也可以是非财产制裁,如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C选项错误。公民和法人都可以成为刑事制裁的对象,对于单位犯罪,刑法作出了专门的规定。D选项正确。
7. 【参考答案】 A
【分析】 本题考点为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在产生法律责任的三种原因中,违法行为和违约行为实际上都是违法行为,因为违约行为必然违反了合同必须履行的法律原则或者其他具体规则,因此这两者都是违法行为。而在因法律规定产生法律责任的情况下,只要法律有规定,而且主体适格的话,法律责任就已经存在了,此时违法行为不是必需的。当然,严格意义上说,这种情况下的法律责任实际上是法律义务。
8. 【参考答案】 C
【分析】 本题考点为行政法律责任的主观过错。关于主观过错,只有行政法律关系是主观推定过错的,因为行政关系和行政管理活动都是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的,一般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没有做到,就可以推定是主观上有过错导致不作为或者不当作为。
9. 【参考答案】 B
【分析】 本题考点为责任自负原则。责任自负原则要点有三:其一,违法行为人应当为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其二,不让没有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其三,不否定责任转承。由此,ACD选项正确,B选项错在将“没有实施违法行为的人”改成了“没有实施侵害行为的人”,这里如果将实施侵害行为狭义地理解成为直接作用于受害人的行为的话,则是不妥的,典型的如教唆犯,就不直接对受害人实施侵害行为。D选项的责任转承也是由不实施侵害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还有就是所谓法律规定产生法律责任的情况,没有实施侵害行为的人也可能承担法律责任。总之B选项错误。
10. 【参考答案】 C
【分析】 本题考点为免责与无责任的区别。免责,也称法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是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免责不同于“不负责任”或“无责任”,因为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而后两者并不存在责任。不应把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精神失常、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不负法律责任的条件当作免除责任的条件。A选项未成年人的盗窃行为属于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而不负刑事责任;B选项小李因为紧急避险而不负责任;D选项勇斗歹徒打伤对方属于正当防卫免责。C选项传媒公司的行为构成对邓某名誉权的侵犯甚至诽谤罪,但是由受害人邓某没有起诉,故而属于不诉免责,即因为受害人的不起诉而免责,注意这种情况下责任是存在的,但因为不诉而免除了。
11. 【参考答案】D
【解析】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不负法律责任的,根本谈不到免责。本题中,精神失常的人不需要负法律责任,也就无所谓免责,所以D项不是免责的事由,ABC项均为免责的事由。本题选D。
12. 【参考答案】D
【解析】行政制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者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根据行政违法的社会危害程度、实施制裁的方式等不同,行政制裁可以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D项正确。
13. 【参考答案】D
【解析】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但法律责任并不等于法律制裁,有法律责任不一定有法律制裁。当事人自动履行法律义务,承担法律责任的,就没有法律制裁。D项说法错误,本题选D。
14.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中题干的描述是责任法定原则。责任法定原则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权利,限制国家的权力,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是责任法定原则的具体体现。A项正确。
15. 【参考答案】D
【解析】违宪制裁是对违宪行为所实施的一种强制性措施。承担宪法责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及其领导干部。D项正确。
16. 【参考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责任法定原则。ABC三项均体现了责任法定原则,而法律责任的性质应该与违法行为的性质相适应,体现的是责任与处罚相当原则。
17. 【参考答案】 B
【解析】 法律制裁是指国家通过强制对责任主体的人身、财产和精神实施制裁的责任方式。其中ACD项均不属于特定国家机关作出的制裁,B项属于法律制裁的范畴。
二、多项选择题
1. 【参考答案】 AB
【解析】 违宪制裁是对违宪行为所实施的一种强制措施。在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行使违宪制裁权的机关。承担违宪责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及其领导干部。制裁措施有撤销或改变同宪法相抵触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罢免违宪的国家机关领导成员等。AB选项正确。
2. 【参考答案】 ABCD
【解析】 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包括责任法定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责任自负原则等。ABCD全选。
3. 【参考答案】 BC
【解析】 小王因侵权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支付小李住院花销。对于把小李打成重伤的情况,小王应承担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因此选BC。
4. 【参考答案】 BCD
【分析】 本题考点为法律责任的构成。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成为法律责任的主体,A选项正确,但是各自又都有具体的要求,需要注意。损害结果应该具有确定性,是指损害必须是确定的现实存在的事实,而不一定是实际损害结果,比如刑法中的危险犯,只需要有危险存在即可,而不一定有损害结果,B选项错误。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而不是施害人和受害人之间,C选项错误。违法行为要求行为有主观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不能因为日常生活中“过错”和“过失”意思相近就随意使用,D选项错误。
5. 【参考答案】CD
【分析】 本题考点为法律责任和免责概念。考试轻微舞弊行为不是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可能受到相关纪律处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高考中的某些严重透题泄密的行为可能构成刑事违法,并不是说考试作弊一律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五保老人49年前的欠条超过了民法规定的诉讼时效,属于时效免责,即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13岁儿童完全不负刑事责任,但不意味着不需要负其他责任,如民事赔偿、收容教养以及行政责任之类的。放火焚烧仓库后釆取有效灭火措施,一般而言还是要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综上,CD为正确答案。
6. 【参考答案】 ABCD
【分析】 本题考点为刑事责任。首先没收财产首先肯定是一种财产责任而不是人身责任;被告是吴某而没有提到组织或者法人,故而属于个人责任;没收财产属于刑罚而不是治安处罚,因为它是比较重的处罚方式,一般而言民事财产责任只会要求赔偿相应损失之类的方式,行政责任一般采取的是罚款或者没收违法所得之类的方式,而不会表述为“没收财产”;刑事责任显然是过错责任。综上,ABCD四选项均正确。
7. 【参考答案】 BD
【分析】 本题考点为法律制裁中的易混淆概念。拘留和拘役、罚款和罚金虽然都只有一字之差,但却属于不同性质的制裁,处罚的力度也有不同。拘留和罚款是行政处罚,拘役和罚金是刑事制裁。可以结合刑法相关知识点进行记忆,之所以有这种区别就是因为刑事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通常要远远大于行政违法。
8. 【参考答案】AB
【解析】免责,是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免责不同于“不负责任”,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是不负法律责任的条件,不是免除法律责任的条件,CD项不选。AB项是免除法律责任的条件。
9. 【参考答案】BCD
【解析】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有三类:违法行为、违约行为和法律规定。BCD项正确。A项正当行使权利的行为不会产生法律责任,A项错误。
10. 【参考答案】ABCD
【解析】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承担法律责任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或必须符合的标准,根据违法行为的一般特点,通常把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概括为责任主体、违法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五个方面。ABCD项全正确。
11. 【参考答案】 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法律责任的构成。法律责任的构成是指认定法律责任时所必须考虑的条件和因素,包括责任主体、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五个方面。
12. 【参考答案】 AB
【解析】 在我国,违宪制裁的形式主要包括:撤销同宪法相抵触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罢免国家机关领导成员等。C项中的制裁属于行政或刑事制裁;D项中的制裁属于国家赔偿责任的制裁。
13. 【参考答案】 ABCD
【解析】 以上这些机关或组织都有权认定和归结某些类型的法律责任,但不是都可以认定和归结全部类型的法律责任。
三、简答题
1. 【参考答案】 根据违法行为的一般特点,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主要概括为责任主体、违法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五个方面。
(1)责任主体是指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责任主体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能够成为违法主体并且承担法律责任的自然人必须是达到法定年龄并具有责任能力的人;能够成为违法主体并且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必须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或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法人或组织。
(2)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超越权利的界限行使所谓的权利以及侵权行为的总称。一般情形或多数情形下,违法行为是法律责任产生的前提,没有违法行为就没有法律责任。
(3)损害结果是指由于违法行为所导致的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人身、财产和精神方面的损失和伤害。损害应当具有确定性,必须是一个确定的现实存在的事实。
(4)因果关系即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因果关系的特殊形式。法律归责原则上要求证明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5)主观过错指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在主观上存在的故意或者过失。
2. 【参考答案】 免责,也称法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是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和法律实践中,免责的条件和情况是多种多样的。免责的条件主要包括时效免责、不诉免责、自首立功免责、有效补救免责、自助免责等。
时效免责,指如果没有法律的特别规定,违法者在其违法行为发生一定期限后不再承担强制性法律责任。
不诉免责,即所谓“告诉才处理”“不告不理”,当事人不告,国家就不会把法律责任归结于违法者,亦即意味着违法者实际上被免除了法律责任。在我国,不仅大多数民事违法行为是受害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告诉才处理,而且有些刑事违法行为也是不告不理。
自首立功免责,指对那些违法之后有自首或立功表现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法律责任。
有效补救免责,指对于那些实施违法行为,造成一定损害,但在国家机关归责之前釆取及时补救措施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责任。
自助免责,指对自助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的减轻或免除。所谓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在情势紧迫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应措施,而为法律或公共道德所认可的行为。自助行为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法律责任。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法硕考研法理学模拟习题(11)答案”,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法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